一言堂,此举肯定也不太现实。
虽锦衣卫中从来没有任何表露,但纪纲的心中比任何人都清楚,看似被他牢牢掌控的锦衣卫中,肯定不仅限于只有他的人,或者说锦衣卫中并非所有人都全部听他的。
毕竟锦衣卫乃是为天子亲军近臣,要说此间没有永乐大帝的人于中间,为永乐大帝的耳目的话,打死纪纲、纪纲都不会相信,因那可不是永乐大帝的行事风格。
所以
纪纲也不敢贸然答应太子和朱高煦两人的要求,因为他始终记得永乐大帝离开京城的时候,可是给他下达了御令,让其密切的关注太子爷和汉王两人的一举一动。
倘若两人有任何异举,势必要快马加鞭的呈报上去。
为此,他真要是那样做了,答应了太子爷和汉王两人的要求,为两人隐瞒、不上报的话,如此作态与欺君又有什么区别,而依照大明律例,欺君之罪可是实打实的死罪啊!!
可谓是比之他近些年所作所为,罪责还要再重上好几分。
两害取其轻。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该怎么选择。
欺君则是必死,老老实实认错人罪,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为此,短暂的沉默了片刻,纪纲面色中焦虑惶恐神情骤然内敛,取而代之的则是一脸凝重,沉声回道:
“此事”
“可能要让王爷和太子殿下失望了。”
“微臣深受陛下恩宠,深得陛下信任,虽有违大明律例,有负圣恩,此事微臣认罪认罚,纵使万死,但也绝对做不出欺瞒陛下的事情来。”
“还请王爷和太子殿下明鉴。”
“此事,恕微臣难以应承,也没办法应承。”
说罢。
纪纲正欲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做出一副认罪认罚的姿态。
不得不承认,纪纲此举倒不是一般的光棍,话也说的不是一般的恳切。
对于其此举,以及纪纲方才的言论。
朱高煦和朱高炽两兄弟何等聪明的人,自然猜到了纪纲心中的那点小心思,随即不由得彼此对视笑了起来,同时也知道纪纲这个家伙完完全全就想多了。
隐瞒永乐大帝?
拜托,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