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给他们今后找些活路。
这都什么事啊?
甄鑫清楚,苟顺这是在赌。
赌自己不会放弃他们,不会放弃这些孩子。毕竟自己曾经口头答应过他,会让他发家致富,会带着他奔向小康。
更何况,哪怕赌输了,他也不过付出一锅稀饭而矣。
虽然,这一锅稀饭,很可能已是倾尽他家里的所有。
真是打的好算盘啊,上了这苟贼的狗当了!
“先说说,他们家,是怎么回事?”
蔡老二叹了口气,悠悠说道:“此事,说来话……”
看着甄鑫不善的目光,蔡老二呸呸两声,说道:“我长话短说,长话短说……”
“苟弟他们家,算是南海土着,祖上以下海采珠为业,是属于疍民中的珠民。”
采珠人啊,难怪!
自秦汉起,这片海域便以南珠而闻名,因此称为珠母海。
珠民采珠,以长绳缚腰,携竹篮深潜海底拾取珠贝。不仅要在混沌的海底辨别珠贝,还得面对海上的风暴、海下的暗流,以及随时可能出现的毒海蛇、毒海蜇乃至鲨鱼。
耕海采珠,以珠易米。
好的珍珠,价值万金,可是绝大多数的售珠所得,都被官府或有官府背景的珍珠商人所获。
珠民付出的是随时可能消失的性命,得到的却是少的可怜的报酬。而且,还要承担加诸其身的重税。
相逢问疾苦,泪尽曰南珠。
历朝历代的采珠人,绝少病死或是老死,最终的归宿都是葬身于鱼腹。
可怜的是,一旦被定为珠民,便终身不能改业,而且是子孙不得受荐为官为吏的贱民。
“大宋立国之后,南珠正式成为定为进贡的物品,珠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艰难。百余年不断扩大的捕捞,使珠母海域已经几乎见不到珍珠了。官府便逼着珠民进入六七百尺的深海之中采珠,大批大批的珠民因此丧生。”
蔡老二苦笑一声,接着说道:“前十几二十年时,宋兵屡屡战败,对于苟弟他们家,反而是个转机。宋国官府没空搭理他们,他父亲便趁机脱离珠民身份,随着一群从福建迁来的倡优艺人,组成草台班子,在琼州四处以唱戏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