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举大人,你可知道,京里来人了?”四十余岁的许知州,肥头大耳,每说一句话就得抖落一层的油腻。
“嗯。”蒲师文矜持地点头。
“那,你这是要去见他们吗?”
“嗯。”
知州松了口气,“那就好……要不,我陪着你一起?”
“好。”蒲师文不咸不淡地应道,抬脚跨上驽马。
知州钻进轿中,两个刚歇下的轿夫,痛苦地将轿子重新抬起。垂着轿身,吱吱呀呀地跟在驽马身侧。
知州掀起轿帘,低声问道:“不知蒲提举是否知道,这些人来泉州作甚?”
蒲师文摇了摇头。自见到知州问起,他心里反倒是安定了许多。
看来所谓大都来的怯薛军,要见的不单单只有自己,也许达鲁花赤此时也在前往驿馆的路上。
怯薛军源于成吉思汗时代,由其贴身亲卫扩充成军。包括一千宿卫、一千箭手、八千散班,共万人,因此也称为“万人怯薛军”。
在成吉思汗麾下各支军队中,怯薛军占据着无与伦比的地位。这支队伍最重要的责任,自然是贴身保卫大汗金帐的安全。一天十二时辰,哪怕大帐中有汗王妃子侍寝,也得有护卫在帐内轮候。
除此之外,怯薛军还要随军作战,并分管汗廷的各种事务。因此,在怯薛军中,还有世袭的专门执事,包括主弓矢者、掌鹰者、书写圣旨者、掌文书者、掌饮食者、掌从马者、掌酒者以及翻译。
实际上,怯薛军长期以来,都是蒙古国最核心的中央管理机构。
忽必烈自立为汗时,绝大多数的蒙古军队,都掌控在其弟阿里不哥手中。以至于忽必烈想建立一支怯薛军都凑不出人。
费了许多劲,忽必烈总算找来成吉思汗“四杰”的嫡系后人担任怯薛长,这才勉强组建起属于他自己的怯薛军。但是,其中木华黎的后人安童,当时不过十三岁。而担任第一怯薛长,博尔忽的曾孙月赤察儿,才十二岁。
按照汉式朝廷的模式,忽必烈建立了中书省、御史台与枢密院,分管内政、监察与军事。但是,这支在当时拼凑而成的怯薛军,其地位却依然超过了这三个中枢部门。
虽然在行政的职能上有所弱化,怯薛军依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