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灭元1399 > 第320章 诗人与评论家(1/3)
    一日三叹,这是方回每天必做的功课。

    当然,他也并非无所事事,除了长吁短叹之外,文字功夫却从未落下。

    于是提笔,继续撰写自己的大作《瀛奎律髓》。

    此书,是方回专选唐宋两代的五、七言律诗,将其分类后附以评语,并录以遗闻轶事。方回有足够的自信,当此书完成之时,便是自己登上当世诗论巅峰之时。

    无人可以与自己相媲美!

    一辆牛车慢慢悠悠地沿着湖岸而行。

    车上的斗篷遮着烈日,篷上的帷幔却并未将凉风挡于车外,坐在略显拥挤的车内,倒也没觉得过于憋闷。

    乘车之人,一个是十八岁的范梈,一个是三十岁的黄泽。

    黄泽祖上本长安人,迁居九江。入元之后,以明经学道为志,倒是在江西攒出一些小名气。

    范梈为清江人,出身贫寒,自幼丧父,母亲熊氏不肯另嫁,亲自教其读书写字。范梈也算争气,天资聪颖,又肯用功,小小年纪便名动乡里。

    然而,科举之路早已断绝,即使如范梈这般堪称神童之人,也一样寻找不着出路。

    数月之前,黄泽游学清江时,偶遇范梈,惊为天人,便决定为其铺设一条成名之路。

    此时江南落魄文人无数,如果没有高官的推荐,没有显赫于北地的名声,是绝无可能踏上仕途。

    江南诸路,长官大多来自北地,黄泽自己也没有太多的门路。只能想办法帮助范梈,用最快的时间让他的佳作在世间流传,以吸引朝廷的关注。

    然而,当得知黄泽为自己引荐之人是方回时,范梈却是百般的不乐意。

    自宋入元,诗坛渐衰。故宋诗人,诸如谢枋得、郑思肖、谢翱、汪元量之流,或已老去,或是隐退于山林之中,再无人有心思吟诗作赋。

    除了方回。

    并不是因为他的诗有多好,而是因为江南无考虎,只剩下了这么一只老猴子。

    江南文人,虽然没人会承认方回的诗作为当世第一,却没有人敢与其在诗评方面一较高下。

    上下千年,只要有流传下来的诗作,无一不在其腹中。无论是对于古人还是今人的诗作,方回的点评总是能一语中的,又发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