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工人的整体收入水平上升,公司老板往往会通过降低单价来控制成本,绝不可能让工人的平均工资轻松突破一万元。
某些专家所说的“泥水工一天可以赚五百块,一个月工作50天,月薪可以达到25万元,年收入就达到三十万元了,妥妥的高收入人群”。
麻的,只有干过泥瓦和装修活,才知道实际情况。
一天的确能赚五百块,甚至一千都有,但一个月能干几天嘛!
就算天天有活干,身体也吃不消。
实际上,一年能赚十万块钱都非常不容易了,但这得自己解决吃喝住行问题,收入还不如工厂里的技术工人打工稳定。
当然,在2024年,大学生的起薪整体提升,普遍在五六千元左右。
如果是985高校的本科毕业生,起薪可以达到八千元;
而名校博士毕业生的年薪甚至可能达到几十万元,牛比专业甚至达到一两百万元。
然而,像名校博士拿到高收入的,毕竟是极少数,无法代表大多数普通劳动者的真实状况。
许多学生在校期间对职场充满幻想,动辄谈论月薪过万,但实际上,他们往往没有真正经历过职场的残酷,也不了解薪资增长的艰难。
等到真正就业后,估计都养不活自己。
即使是那些被认为高薪的行业,比如金融和计算机软件,想要拿到月薪两万元也并非易事。
大厂的薪酬标准,根本不能作为社会平均薪酬的标准。
在机械制造行业,一家规模达到两千人、年营收20亿元左右的企业,除了老板和股东,副总裁级别的年收入也很难突破一百万元,这得看老板是否大方了。
总公司总监、总工程师、子公司总经理等高层管理人员的年薪通常在40万元到70万元之间。
而经理、部长级别的中层管理人员,年收入则在25万元到50万元之间。
如果企业位于中西部地区,或者经营状况不佳,这些数字还会进一步缩水。
若是只有几十人员规模的小公司,总经理的年薪说不定都达不到三十万元。
所以说,在一家两千人规模的企业中,中高层领导的人数通常只有几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