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
周余棠挺欣赏墨镜王的才华,《旺角卡门》、《春光乍泄》、《花样年华》等电影拉片不少次。
但他并不是很想接墨镜王的戏。
主要是对其做事方式,深有了解。
墨镜王总是先开机拍几个月,让演员自由发挥,每个人物每个机位都拍一遍,然后回去拿着素材一边剪辑一边构思……
咔擦灵光一闪,有了新的想法,又继续补充的镜头。
然后就重新开机,再拍几个月。
如此反复几年,最后在海量素材基础上,拿出一个完整项目。
以前他拍电影尚且如此,这回拍电视剧,时间线还要拉长。
周余棠手里头事情可不少,还要管理时间陪身边的女人,哪有这闲工夫陪他耗。
换做是他来操盘这个项目。
剧本搞定,上预算项目书,明确计划投入资金,直接选角。
前期筹备最迟到明年,然后开机,算上后期时间,后年就在电视屏幕上跟观众见面。
墨镜王运作,那可就不好说了。
说不定三年又三年,都未必能做出来。
指不定到时候连儿子都能打酱油了,项目还没做完……
……
贺岁档战场,《摆渡人》终究没能渡的了自己。
票房走到了485亿,单日票房便掉到了不足百万,率先退出贺岁档的龙争虎斗。
上影力推的《铁道飞虎》,靠着成龍大哥的情怀营销做得到位,票房猛冲到了742亿。
后劲很足,日票房仍有千万左右。
至于陈诗人重新登神之作《长城》,则是被折断了羽翼。
票房走到1135亿,日票房就只剩下五百万上下,哪怕延期密钥已经下来了,也没什么卵用。
口碑崩塌,已经造成了影迷们的信任危机。
陈铠哥在《霸王别姬》之后,好像已经江郎才尽。
然而,比陈诗人更郁闷的,大有人在。
就这样一个酝酿炒作了许久的超级项目砸盘,乐视、中影、收购了传奇的万达几家出品方全要倒霉。
上市公司的股价,都要受到波及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