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供电,最大的麻烦其实还是低温。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电子设备能在接近绝对零度的环境下长时间稳定工作,”
身为太空地质学家的周忠会,直接了当的反对道:
“所以,我们不能仅仅只看到他的优点,而忽视他的种种问题,或许它的发展前景更大,但是现在,我们最重要的是先解决在月球立足的问题,然后才能考虑其它问题,所以,我的建议还是以斯维尔德鲁普-汉森陨石坑作为着陆点!”
翻看手中资料,反复比对之后,袁家骝问道:
“这么看起来,就只有斯维尔德鲁普-汉森陨石坑了!”
“是的,首先,它的面积相对较大,拥有大约5平方公里的空间,足以容纳月球飞船的降落和基地建设。此外,陨石坑内部地形相对平坦,为登陆和建设提供了方便,”
周忠会接着说道:
“虽然它的面积不大,但是其内部的永夜区可能蕴藏着水冰资源,而且,大面积阳光照射区域非常适合建设太阳能发电设施。同时,陨石坑地形也适合建设地面天线,用于与地球进行通信,保持与地球的联系。”
这些都是它的优势,当然,它也有劣势——太小了,只有5平方公里大小,过小的面积制约了它的发展。
但是就像周忠会说的那样,现在需要解决的是有与无的问题。
想了一会,袁家骝说道:
“好吧,就是这里了!”
说罢,他抬起头说道:
“我们的这次登月,并不是为了去一趟月球,像苏联人和美国人那样——在过去的一年中,在完成首次登月后,他们又执行了一次登月任务,他们花费了几亿元,执行的是什么样的任务?”
袁家骝反问道:
“就是在上面插上旗,写下一串到此一游而已!”
“到此一游”,这就是苏联和美国登月的“玩法”,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也是人类技术所能达到的地步了,想要有什么更长远的突破,还需要有进一步的技术突破,但是,相比于俄国人、美国人,这里却有更为长远的目标。
说罢,袁家骝环视着周围,说道:
“而我们要做的是开创真正的未来,并不是为了在上面像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