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华娱从2004开始 > 第653章 访谈(1/6)
    第653章  访谈

    随着《彗星来的那一夜》登陆院线,王树为了宣传电影吸引更多的人买票走进院线。

    这会儿,再次接受新浪娱乐记者的专访。

    新浪记者问:“《彗星来的那一夜》这个点子是怎么来的?”

    王树:“当时,我在洛杉矶,写出了《环太平洋》的剧本,而后想着该怎么拍一部区别于成千上万独立电影那样讲述庸俗关系的电影呢?于是,我想到了《时空恋旅人》和《恐怖游轮》,结合这两部电影,想到了这个多维现实世界的概念。此后,我便开始设计包袱、绘制人物关系,并让它们紧扣主题。”

    新浪记者:“你以前创作的剧本,都是一些大投资高成本的项目。而这次,你却动用了最少的资源去拍这部影片。难道你就没有想过寻求其他资金来源?”

    王树:“没有,我是刻意不这么做的。我拍那些大片,目的就是为自己疯狂的独立实验电影积攒启动资金,然后尝试独立制作电影。尤其是在《台北行》和《环太平洋》之后,我刻意选择了回归简单和纯粹的东西。”

    新浪记者:“那么关于选角,你是如何决定这几个角色由谁扮演的?”

    王树:“他们都是足够信任我,即便不知道要做什么,即便没有剧本,也会来到我家的人。而且他们彼此也不认识。我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以及与剧本中角色的匹配程度分配角色。”

    新浪记者:“在影片拍摄时,你们都向演员交代了哪些信息?”

    王树:“我们一共拍了三天。每一天,每一个演员都会拿到一张便笺纸,上面列了他们当晚要做的事,和一些情景条件和行动目标,比如‘如果发生了某某情况,你就要做某某事’或者‘今天设法离开这间房子’等。”

    新浪记者:“他们知道电影的基调和主线吗?因为剧情很快就从一片和乐融融的气氛中急转直下了。”

    王树:“我不想让他们知道,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告诉他们具体的角色设定的原因。”

    “我只是试着告诉他们:‘你们是在一群自以为是精英阶级的晚宴上,最寻常的人物。’”

    ”如果全都说透了,他们就会想着如何演绎这群在超现实状况下的角色,这样反而不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