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他并不能直接给张俊审批多少资金,但可以敲敲边鼓,或者在重大事项表决时,给张俊和洛山县投上一票。
虽然不需要张俊多说,徐沛生肯定也会支持他,但说了总比没说要好。
徐沛生对张俊在洛山县的发展,一直都很关注。
听完张俊的汇报后,徐沛生鼓励他道:
“打生态文旅的牌,洛山并非首创,有些县城已经走到了前列,个别县城获得了成功。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自己的特色,要能吸引游客前往。我听了你的讲述后,觉得很有搞头。张俊同志,你只管坚守初心,好好的干下去!我相信你会成功的!如果有机会,我也会在省里投你们一票,给你们应有的支持。”
有了马红旗和徐沛生两人的表态,再加上之前章立鹏对自己的态度,张俊的心踏实了许多。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张俊想做点事情,必须要有钱。
洛山缺钱,他只能借助外面的力量。
光靠打电话,还不够让张俊拿下这笔资金。
他还得亲自再跑一趟省城。
张俊把拉资金的目光,一直放在省城,而不是西州市。
因为他知道西州市也并不富裕。
即便市领导认可生态文旅这个决策,也愿意帮助洛山县,但无奈囊中羞涩,的确拿不出太多的支持力度来,还不如市里可能给予的资金,让给县里其他人去讨要。
第二天,张俊和洛山县其他人员,分别前往省城和西州市,奔赴各个部门。
他们八仙过海,各展神通,努力替洛山县拉资金。
洛山县的官员们,从来没有这么团结过,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
张俊用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将洛山县所有人的心,紧密的凝聚在一起!
这些人,有支持他的,有反对他的,有看不惯他的。
结果都被张俊通过各种手段,笼络、拉拢、施压,逐个的击破,让他们听从自己的号令从事。
领导者最大的本事,就是指挥下属做正确的事。
张俊无疑做到了这一点。
洛山县的这些干部,此刻并不知道,他们在为一件何等光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