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的术士谶语,司马迁的记录让后人觉得秦始皇似乎是很认真地在处理这件事,但也有可能是秦始皇以此为借口执行他一直以来就想做的一件事情而已,就像当初他借着哈雷彗星的异象推迟成人礼、剿灭嫪毐的操作一样。
往深了说,防御匈奴人也不是终极目的,这件事在本质上还是内政。从秦国到秦王朝,这个政权的运转规律是依靠高效的官僚集团和军功集团为底层人提供进身之阶,也为君王带来征服的荣耀,以此保证帝国的稳定,就像成吉思汗的帝国和拿破仑的帝国,掌握权力的军官在太平日子就成了王权的威胁,需要引导他们把注意力转到外面。一旦闲下来,就意味着军人失业,普通平民无法凭借军功改变出身。
秦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委派蒙恬率30万精兵强将向匈奴发起了强悍的冲击,一举收复了河南与榆中地区,第二年又收复高阙,直抵阴山及河套地区。匈奴实在顶不住秦军的沉重打击最终远遁漠北。然而,凯旋的30万秦军没有再接再厉进攻漠北而是转攻为守开始以战国时期燕、赵、秦三国北方长城为基础就地修筑长城防御匈奴。
秦始皇将旧长城连成一线后又增筑了许多部分,形成了长达12000华里的万里长城。有了万里长城就可以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可万一胡人进犯边境秦军仍须以第一时间赶到对其进行堵截,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以当时的路况从中原运1石粮食到北方前线,路上运输队要消耗192石的粮食,成本巨大,为了一劳永逸解决这个问题秦始皇决心修建直道。
《史记·蒙恬列传》记载:“乃使蒙恬通道,自九原抵甘泉,堑山堙谷,千八百里。”
这条直道从咸阳北边的云阳林光宫出发,沿子午岭经榆林和内蒙古东胜县西部,过黄河,跨经山甘蒙三省区,穿越14县,直达包头西南的九原郡治所,全场约合近八百余公里。直道基本宽度30米,最宽处达60米左右,并排可行驶12辆大卡车,而它被称为“直道“则是因其修建的原则:平坦、笔直,遇山劈山,逢石凿道,堙沟填谷,可见其难度不亚于长城。
嬴政命令太子扶苏监工,大将蒙恬主持具体工程,蒙恬征用了30多万人,开始修建秦直道,既然是用作军事防御,对工程质量要求自然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