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 第595章 第五百九十九 神话 (送功 中)(4/6)
蒙恬采用秦朝最先进的筑路技术修筑秦直道。

    什么是最先进的筑路技术呢?古人筑路没有压路机,想把道路修得平整,只能将土夯平,再铺设在路上,所以古人发明了夯土技术。先来介绍一下这个夯土技术:

    夯土技术秦朝以前就有了,说白了,就是对土进行加工,让土达到一定密度,再用来建造道路、城墙、坟墓、宫殿等,秦朝利用夯土修建了阿房宫、长城等。

    这时期的建筑工程大多是用土打基础,这时候的人对土的加工主要有以下几道工序:

    夯,就是用木板将土夹紧,用力捶打。因工程不同,需要加工土的密度、形状也不同,夯有分大夯、小夯等。

    硪是一种铁制或石制工具,圆柱形,周围系上几个绳子,需要八个工匠或者二十四个工匠为一组,拽着绳子用硪将夯实的土块砸实固定,也就是打地基。

    打好地基,工匠还需使用一种叫拐子的工具,两只胳膊用力下旋,在需要的地方打拐眼,增强土层间的摩擦力,再使用搂耙、铁拍子,在铺设土层时将不平的地方垫平。

    制作程序是这样,但是秦直道大部分路段修建在山脊之上,土层必须夯的更结实,

    秦朝之前,使用的是生土加水,闷好之后,作为基础材料,但这样并不能达到坚固耐用的效果,不能用作修建秦直道。

    蒙恬让工匠使用秦朝最先进的作土技术,熟土筑路,熟土有点类似今天的混凝土。秦工匠使用的熟土,就是将生土碾碎后焚烧,

    按照程序,工匠们在秦直道上铺设了三层土,一层原生土;一层熟土;最后一层是经过加固的熟土层。

    这样修筑的秦直道,坚固平整,长800公里,宽三十米,周围还修建了供皇帝巡查时休息的宫室,还修建了烽火台、哨塔等军事设施。

    《汉书·贾山传》记载:“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秦直道路两边还种植了青松。

    汉元帝时,宁胡阏氏王昭君嫁给匈奴呼韩邪单于,走的就是这条秦直道。东汉末年,蔡文姬从南匈奴回到汉朝,据说走的也是秦直道。

    再到后来,秦直道的军事防御功能逐渐淡化,它的交通运输功能开始凸显,800公里的秦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