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为了加强对中原地区的控制和对边疆的戍守,秦始皇对全国的交通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不仅修建新的道路,而且开凿水渠,极大的方便了军队的行进以及输送。这样庞大的工程量,也是无数军民服役后的劳动成果。
秦朝在赋税徭役方面展现出了一种毫无节制的做法。一方面,对百姓的压迫过于沉重,赋税摇役不顾民力,另一方面,朝廷对财力挥霍无度,大肆修建各种工程,对当时人民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秦始皇时期大约有两千多万人口,然而其中所征召的民夫到了三百多万,这意味着全国近百分之十五的人口在为皇帝服徭役。而且还都是青年劳动力,另外除去服役的士兵,可想全国上下几乎看不到种地的男人,都是女人在劳作。
董仲舒在《限民名田疏》中提出秦朝徭役是古时候的30倍: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
别说董仲舒黑秦始皇,何坦野先生还特意在《秦朝徭役赋税制钩沉》中去对比了秦朝和商周时候的劳役量,发现秦朝的劳役是商周的35倍。
秦朝的劳役年限是44年,开始时间为16周岁,终期为60周岁,这数字就有点荒唐,不说16岁成没成年,这时候人的寿命并不高。人生七十古来稀,在这个平均寿命只有三十七岁不到的年代,也就意味着,一个男人,从十六岁开始就要服役服到死。
秦始皇修建的工程都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可是光有人力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财力支持。
三百多万的百姓被抓去服徭役,虽然说都是无偿运动不需要钱,但是这些人的管理和吃喝拉撒还是要费用的,政府就要财力支持了,这些财力从哪里来?收赋税。
赋税是统治者为维护国家机器运转而强制征收的。赋税是强制征收,不管你是否乐意都要缴。
赋税有田赋,意思就是你种各种农作物了都要交赋税。还有人头赋税,意思就是家里有几口人,就要交一定数量的赋税。
秦朝的赋税制度主要分为:田租和田亩附加税、口赋、户赋、关市之税及商品税、山海池泽之税。这些赋税的种类很多,但是说实话,有的还能理解有的听起来就觉得很荒唐了。
《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