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影视诸天从流金开始 > 第604章 神话(公子)(3/6)
可以增加货币流通,减少区域间隔,规范市场管理,提高经济活跃度……”

    听罢,嬴政捋着胡须满意地笑道:

    “背得不错,说得很好。经济活跃度?不错,这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

    易华伟朝嬴政躬身道:“公子聪慧,只看过几遍便熟记于心。稍加提醒,便会举一反三。”

    “好!”

    嬴政看向易华伟:“赵高,你教得不错!”

    “臣不敢居功。”

    易华伟躬身道:“臣只是奉命行事,是公子天资敏锐。”

    前段时间,嬴政看见易华伟正在写字,字迹工整如银勾铁画,大悦之下又考校了易华伟律令,于是,他得了个新差事:做胡亥的老师!

    在秦朝,书法、律令、断狱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对国家治理深刻理解的体现。

    秦朝,一个以法治为国家根本的王朝,对公子的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公子们自幼就要接受严格的教育,这些教育不仅仅局限于文学修养,更包括对法律深入的理解和实践。因为在秦朝的历代君王看来,“法”是维护帝国统治不可或缺的工具。他们深知,只有当每一位公子都能够深刻理解并掌握法律,才能够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秦朝之所以能够连续出现六代贤君,这不仅仅是因为运气好,更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贤君的出现,是因为秦朝有一套系统的教育体系,这套体系培养了公子们对法律的尊重和对国家治理的深刻理解。即便是对商鞅变法深恶痛绝的秦惠文王,虽然能够诛杀商鞅,却无法废除他留下的法律。这说明,秦朝的法律已经深深植根于国家的治理之中,成为帝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历史总是充满了意外。在淳于越的教导下,扶苏这个异类出现了。

    “山有扶苏,香草佳木。”

    秦始皇能给自己的长子取一个如此文雅的名字,由此可见,秦始皇对这个长子是寄予厚望的,他希望扶苏能成为一个品行仁厚的治世贤君。

    嬴扶苏确实也不负秦始皇的厚望。

    扶苏俊雅挺拔,温润如玉,淡然高华,谦逊有礼,算得上一位谦谦君子,成长于政风良好的秦国宫廷,又接受了良好的学识教育和治国培养,连赵高(原历史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