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叹扶苏:“刚毅而勇武,信人而奋士”。
作为长子,虽未明说,但秦始皇却一直将扶苏当成大秦的皇位继承人来培养,是事实上的大秦储君。
大秦以战止战,一统天下。为了巩固统治,弥合六国,始皇帝修驰道、修长城,拓南越、开北边,百姓们付出了终结分裂、走向统一、实现富强必须要承担的一个历史痛苦期。
其实始皇帝早有调整政策的准备,当秦朝上下都在学法入仕、以吏为师的时候,秦始皇偏偏给扶苏找了个儒学大师淳于越,当他的老师。
秦始皇虽然尊崇法家,但对待诸子百家的总体态度是开明的,他吸收六国的诸子学生参加政府,设置博士官,让他们参议朝政。
淳于越,就是秦国博士集团的首领人物。在淳于越的辅导下,扶苏深受儒家思想熏陶,钻研儒家典籍,重视“以德化民”,倡导“顺民之情而与之休息”、“约法省刑”、“轻徭薄赋”的治国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当时秦国急需休养生息的现状,这种仁治理念也为扶苏赢得了贤名,使其在民间颇具好评。
秦始皇这一举动,其实已经明白无误的彰明,在他身后,秦帝国的国策会逐步改变,与民休息等仁政善举将会实现,大秦帝国将在修正航向后继续稳步前行。
秦始皇做事坚决果断,冷酷无情,而太子扶苏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对父皇焚书坑儒的行为非常担忧,多次向秦始皇谏言。
而以法家治国的秦始皇万万没想到第一个反对自己的人竟然是自己如此看重的太子,他觉得太子扶苏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且性格太仁慈,这将来不会是一个治国的好君王,于是把扶苏发配到了北方,让他跟蒙恬一起去守卫边疆去了。
实际上,秦始皇此举也有精心保护扶苏之意。让扶苏戍守边关,监军蒙恬,显然是历练多过处罚,始皇帝其实希望扶苏通过戍守边关,在军中磨炼性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不失仁义的基础上,练就刚毅果敢的性格。
更重要的是蒙恬是秦始皇最信任的将军,掌握的是大秦最精锐的军队,此举实际上有托孤扶苏于蒙恬之意。把扶苏交给蒙恬,实际上是为大秦后继之君找了最大的实力靠山。
但扶苏这事,终究还是使得秦始皇意识到,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