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种法子极度依赖天时,首先制作盐泥,必须等潮退以后再晒,一般每个月有两次潮涨的时间,每次约有五六天,所以每个月能晒盐的时间只有半个月至 20天左右。如果阳光不够强烈,卤水出盐率就很低,所以一年中晒盐的最佳时间只有 4月到 10月,与煮盐正好相反,这就意味着,要占用不少劳动人口从事此业。
齐以煮盐之法,从十月到十二月忙活三个月,得盐三万六千钟,约合二十多万秦石。田齐时,开辟了新的盐场,产量增加到了三十万石,但因为种种原因,产盐缩水到了五万石。
“每月可产盐几何?”
在秦始皇想来,能赶上先前的产量,就已经不错了。
但易华伟却给了他一个大惊喜:“仅一月时间,这片盐场便已得盐 2万石!就算每年只晒半载,亦能得盐至少 12万石,再加上其余小盐场,一年产 15万石,不在话下!”
不仅产量比煮盐多一半,成本也低了许多。秦始皇心中大喜,
李斯随即在秦始皇面前认真地算了一笔帐:“陛下,凡食盐之数,一月丈夫五升少半,妇人三升少半,婴儿二升少半,如此算来,则五口之家,每月食盐量为十五升。”
(一升约等于现在的二百毫升)
十五万石盐,可以供应一百万户家庭,约五百万人口。这就意味着,莒县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还能额外解决四百多万人的吃盐问题!
而且这里所产的盐,还是质量较好的白盐,并非夹杂了大量泥沙的黑盐。这年头的盐,含杂质较多,许多地方的土盐,必须“澄去泥土”,晒干后才能食用,一斗盐里有两升泥土实属正常现象。
章邯此时十分高兴,他兴奋地说道:“陛下,如此一来,若能将胶东之法拓展到天下,尤其是琅琊、东海、会稽三郡,每岁可多产盐二三十万石!如此,则少府可通过征盐税,获得巨利!”
章邯作为专门管度支和量入为出的官员,相当于国家发改委,自然明白,盐是代价最低、效果最好的征税手段!秦始皇听着李斯和章邯的话,微微颔首,心中开始思考着如何将这新的制盐之法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
“赵高,你这个义妹不错!给朕带来不少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