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抬眼,目光似乎穿越了时空,回忆起往昔的峥嵘岁月:“朕率领虎狼之师,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终成霸业。这帝国,是朕一生的心血。如今,朕最放心不下的,便是这帝国的未来。”
秦始皇微微侧头,看着一旁的李斯,声音又缓了下来:“奈何,朕未立后,无嫡子,而扶苏又奔波海外,不知何时得归,剩余十七子,才刚至壮年,难免孤弱。丞相以为,当以谁为嗣君?”
李斯闻言,心中猛地一震,他连忙跪下,额头紧紧贴在地面上,声音微微颤抖:
“陛下!关乎社稷江山之嗣君人选,实应由陛下圣心独断。陛下乃天下之主,睿智圣明。斯身为臣子,惟有谨奉主之诏,忠诚效命,听天之命,绝不敢妄言此等重大之事。斯对陛下忠心耿耿,愿为陛下、为大秦肝脑涂地,绝无半分僭越之心。陛下之决策,斯必全力辅佐,以保大秦帝国之昌盛永固。”
李斯的内心此刻如翻江倒海般复杂。他深知这个问题的敏感性和重要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来杀身之祸。不敢轻易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能以谨慎的态度回应皇帝。
秦始皇看着伏在地上的李斯,微微叹了口气。闭上眼睛,沉默了片刻,然后缓缓说道:“丞相,朕知道你的难处,但朕现在需要你的意见。朕的诸子之中,你觉得谁最有资格继承大统?”
李斯的额头依然紧贴着地面,他不敢抬头,只是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诸公子各有优劣,斯不敢妄言。但陛下可从仁德、才能、智慧等方面考量,选择一位最适合继承大统的公子。”
沉默良久,秦始皇说道:“丞相,你先退下吧。朕再好好考虑考虑。”
李斯如释重负,连忙磕头谢恩,然后缓缓退出了寝宫。
……………
就在秦始皇询问李斯嗣君人选之际,距离秦始皇寝宫并不遥远的云若殿里,易华伟正与胡亥相对而坐。
胡亥年仅二十岁,下巴处已长出了些许细细的胡须。模样长相在众多兄弟之中,最是酷似始皇帝年轻时的模样。然而,他却全然没有秦始皇的严肃之态,眉眼中尽显轻佻。
看着易华伟,胡亥的眼中仍旧存有一丝疑虑:
“老师,你教我去做的这件事,当真妥当么?做嗣君,继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