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向胡亥点了点头。胡亥随即面向满朝文武,提高声音道:
“诸位爱卿,对于大将军的提议,诸位有何想法?”
胡亥的话音落下,大殿内一片寂静,一时间,百官无人接口。
武将们听到这个提议,眼中大多露出兴奋之色。建立大秦武碑,这对他们而言意义非凡,等同于极大地提升武将地位。有的微微挺直了腰杆,有的嘴角不自觉地微微上扬,彼此交换着充满期待的眼神。然而,文官这边却是另一番景象。
王绾眉头微皱,嘴唇紧闭,脸色略显阴沉。李斯则微微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不满,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只是他的手不自觉地握紧了笏板。其他文官们也大多神色各异,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则暗暗摇头。
大秦本就武风盛行,武将地位极高,若再建立大秦武碑,文官的处境将会更加艰难。但他们也明白,大秦锐士确实是大秦立国的根本,为了统一天下,战死沙场的人数众多,这些将士马革裹尸,建立武碑让他们受香火祭拜,从道义上讲并不过分,所以一时之间,他们虽心中不忿,却也不好立刻反驳。
易华伟见场面有些僵持,上前一步,拱手行礼,声音清朗:“陛下,臣以为建立大秦武碑,对大秦益处颇多。此举可振奋军心,让大秦士卒感受到朝廷对他们的敬重,从而更加具有凝聚力。臣赞同大将军之提议,恳请陛下下诏:建立大秦武碑,以光耀万世!”
易华伟停顿了一下,环顾四周,见众人都在聆听,继续说道:“不过,微臣还有一议。臣建议在边郡建立‘靖边祠’,祭祀千百年来,为抵御戎狄侵辱、开疆拓土之诸夏人杰。齐之管仲、秦之由余、赵之李牧等皆可在其中。令郡县官员在四季率领百姓前去祭拜。如此一来,百姓可深知诸夏实为一家,而戎狄为外敌,明白‘尊王攘夷,内诸夏而外夷狄’之理。此乃臣之衷心所愿!”
“内诸夏而外夷狄,说得好!”
一位武将大声喝彩,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丞相大人高见!”
其他武将纷纷附和,一时间,武将之中开始不断有人站出来表态,他们声音洪亮,态度坚决,清一色地赞同建立大秦武碑和靖边祠,整个大殿的气氛变得热烈起来。
“陛下,臣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