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大将军之见。”一位武将出列,抱拳躬身:“建立大秦武碑,实乃善举。陛下,您想想,多少老秦子弟血洒疆场,他们为大秦而战,为陛下尽忠,怎可让他们的英勇事迹被岁月掩埋,让他们的名字在历史中无声消逝?他们当受万民敬仰,当被大秦永远铭记。”
尉缭缓缓起身,走到殿中,朝着嬴政深深一躬,腰弯至九十度,双手抱拳,神色庄重无比:“陛下,臣恳请陛下下诏:建立大秦武碑,让其承载大秦锐士的赫赫战功,使之流传千秋万代,让后人皆知我大秦将士之英勇无畏。”
此言一出,武将们纷纷响应,齐声高呼:“陛下,请立大秦武碑!”
一时间,武将队列中气势如虹,人人神色激昂,目光炯炯地望着帝座上的胡亥。
此时,朝堂一侧的文官却依旧沉默。王绾微微皱眉,与冯去疾交换了一个眼神,目光投向李斯,然后轻轻点头示意。他们深知,此时自己贸然表态反对,太过冲动。毕竟这关系到整个文官集团,而李斯在大秦地位颇高,威望不凡,由他出面应对,最为合适。
李斯会意,微微点头。整了整衣冠,神色严肃,向前迈出一步,朝着胡亥恭敬地躬身行礼,腰杆挺直后,神色凝重地说道:
“陛下,臣赞同大将军的提议。建立大秦武碑,对大秦大有裨益。此举可振奋军心,让大秦的将士们感受到朝廷对他们功绩的认可。如此,大秦锐士必将更加奋勇杀敌,保家卫国。”
李斯停顿片刻,扫视了一眼朝堂,继续说道:“而且,那些战死沙场的英雄功臣,他们为大秦立下的汗马功劳,天地可鉴。他们抛家舍业,为大秦付出了一切,甚至生命。他们值得国人百姓的香火祭拜,值得被后人传颂。立大秦武碑,让他们流芳百世,这是大秦对他们应有的回报。”
李斯的话音在咸阳宫大殿中回荡,武将们听闻,顿时眉开眼笑。一位武将朝着李斯抱拳行礼,眼中满是感激。其他武将也纷纷投来善意的目光,对李斯的支持表示赞赏。
然而,文官们的反应却截然不同。大多数文官面露怒色,有的咬牙切齿,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们紧握拳头,又无奈松开,心中对李斯的不满溢于言表。
只有王绾与冯去疾等少数几人,看了一眼慷慨激昂的李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