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推行。
那些没附逆的官员回朝后,朱由检也能通过袁可立和那些文官沟通,把自己这段时间的改动保留。
免得那些人以改变阉党乱政的名义,把自己这段时间的改动改回去。
所以袁可立是必须留在朝堂上的,甚至要大用,用这个人的威望,推动各项调整。
朱由检有这个想法,袁可立也想和他沟通一下,想知道他到底要做什么,把大明带向什么方向。
所以袁可立不顾群臣目光,独自留了下来。
没有在武英殿细说,甚至没有带起居注官员,朱由检和袁可立出了西华门,在西苑中商谈。
“袁卿,你觉得魏逆的案子,大理寺审判得如何?”朱由检首先开口道。
袁可立皱了皱眉头,说道:
“难堪大任!”
“臣不是说大理寺不行,而是大理寺的设置就是为了慎刑,负责平反刑狱。”
“大理寺官员,以能按律出人罪者为称职。”
“让他们去审判阉党的罪行,实在难以胜任!”
朱由检微微点头,知道这是自己的失误。以为大理寺官员简单,又熟悉法律,便能按律审判。
却不料他们养成了按律免罪的习惯,根本不会重判。
如果都按他们的办法判罚,朱由检如何拿捏群臣、让群臣戴罪立功?
所以他以这个话题为引子,向袁可立道:
“如果让刑部判罚,袁卿觉得如何?”
袁可立微微摇头,说道:
“刑部判罚会更不好。”
“刑部的官员,下级受上级影响很大。”
“上面的官员怎么说,下面的官员就怎么做。”
“那样的人,怎么能秉公审判呢?”
“薛贞杀刘铎的事情,在大明不能再出现了!”
朱由检点头赞许,说道:
“是啊!”
“一位刑部尚书,按魏逆的指示杀了一位知府,还判了很多官员死刑,却没有人阻止。”
“这件事实在骇人听闻,不能、也不应该在大明出现。”
“袁卿伱觉得大明的审判机构,需不需要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