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他对这件事的看重。
已经商定的事情,群臣若出尔反尔的话,必然惹得皇帝不快,说不定在地方直接用锦衣卫代替卫尉寺。
再加上三权分立、重建平衡,在袁可立看来也是有必要的事情。他对这件事的阻止意愿,并不那么强烈。
说到底,执法权力不能和司法权力相比,受到的约束很大。袁可立为了避免皇帝和群臣因为这件事情产生冲突,主动把建立卫尉署的事情接过来,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地方该有卫尉署,负责执法工作。”
“但是卫尉署的公文,同样应当由廷尉署副署。尤其是逮捕命令,需要经过佥批。”
“如果有进士去卫尉署当属官,陛下也当任命。”
这是交换条件,朱由检点头应允,说道:
“卫尉署的公文,当然也要由廷尉署审核,避免违反法律。”
“至于进士加入卫尉署,朕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往外推?”
“只怕加入的进士,多半是武进士,或者明法科、明算科的四甲五甲进士。”
袁可立也是这个想法,但是他不怕加入卫尉署的进士少。只要有进士愿意加入,一代代积累下去,总有一天文臣的势力会渗透卫尉署,甚至把卫尉寺完全抢过来。
这个过程会很长,朱由检很有可能看不到。所以他一点都不担心这个,反而期待更多的明法科、明算科进士加入,让卫尉寺的执法更有章法。
如果有擅长数算的进士脱颖而出,也可以调入锦衣卫统计司,完善统计工作。
紧接着他按照三定规定,又开始拟定卫尉署的级别和编制:
“州府卫尉署的级别,暂时定为从六品,和所镇抚相当,主官称为校尉,兼任都指挥使司正七品副断事。”
“省级卫尉署的级别,暂时定为从五品,和卫镇抚相当,主官称为都尉,兼任都指挥使司正六品断事。”
“以后都司卫所的执法和刑狱工作,也由卫尉署执掌,和军事法庭对接。”
将卫尉署的权力深入都司卫所,朱由检又具体安排廷尉署:
“至于州府的廷尉署,级别暂时由通判和判官的品级而定,暂定为正六品和从七品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