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103章 西苑谈话(3/4)
一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黜陟。”

    “臣以为当九年通考之后,再决定是否致仕。”

    这样就又给正五品以上文官争取了三年时间,让他们有更多时间立功。

    朱由检想了一下,决定采纳袁可立的意见,说道:

    “那就正五品以上按旧制,实行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之法。”

    “升迁时间最短三年、最长九年,增减由年功决定。”

    “如果九年没有立下年功,也没有得到晋升,那就自己致仕。”

    “没有过错加半品,有过错或不称职,就以原职致仕。”

    这样在时间上有所放宽,但是也提出了要求,避免那些官员觉得自己不能晋升,在最后一任上摆烂。

    勉强可以接受,袁可立结束了这个话题。觉得自己管好武官的事情就行了,文官如何迁转,交给吏部头疼。

    他知道,皇帝定的这个迁转之法,相比以前的不透明、不规范是好一点,但是正因为此,会让一些官员反对——

    那些人或许没有多少功绩,升迁却非常快,经常获得提拔,甚至越级擢迁。

    不把这些人搞定,磨勘法实施不起来。

    朱由检当然知道磨勘法很难实施,但那只是平时。

    现在朝堂上的官员人人需要过关,他们有什么资格反对?

    有胆量反对的其他文官,现在还没上任呢!

    所以朱由检打算尽快廷推一位吏部侍郎,在朝堂施行磨勘法。

    这个吏部侍郎,该由谁担任呢?

    心中升起这个疑问,朱由检觉得朝堂上的大臣实在不识趣,都需要人人过关了,竟然还没有人来投靠自己。

    难道他们真的以为,他们的尚书、侍郎能够一直做下去?

    如果实在不行,自己也只能先让吏部尚书房壮丽负责了。

    只是房壮丽的年龄太大,自己提拔他只是为了占住吏部尚书位子,这么重的工作交给他,他能承担起来吗?

    朱由检打算观察一段时间,看看有没有人选。

    那边,袁可立在盘算了一遍后,发现皇帝已经调整过礼部、兵部,刑部、吏部的调整也已经定下。除了户部需要等毕自严上任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