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地道:
“陛下当然很看重东江镇,不然让你进京干什么?”
“为了处理好东江镇的事情,还特意召袁尚书进京。”
“你可不知道袁尚书,现在有多得陛下看重。”
“前面一群人连着弹劾魏逆五天,陛下都丝毫不为所动。”
“但是袁尚书进京一弹劾,魏逆立刻就倒了。”
“他在陛下心里,是外廷前几位的大臣!”
没敢说出“第一”二字,但是在王朝用看来,外廷大臣都不及袁可立被看重,包括那几位内阁大学士也一样。
若非袁可立不是翰林,不符合“非翰林不入内阁”的惯例,恐怕他早已进入内阁,成为内阁大学士。
这件事情,外廷或许还有人看不清,他们这些太监却一清二楚。毕竟太监最重要的就是揣摩皇帝心思。皇帝想用什么人,他们猜都能猜出来。更何况皇帝重用袁可立的心思如此明显,几乎满朝皆知。
毛文龙听到袁可立被皇帝如此看重,心中却是“咯噔”一下。
他的东江镇虽然是在袁可立支持下建起来的,但是两人却在后来闹翻。他还支持人弹劾袁可立。两人之间,可是有梁子在:
『袁尚书会不会记着这件事,他当上兵部尚书的三把火,不会烧到我头上吧?』
『万一他要把我调走,我又该怎么办?』
这么想着,毛文龙心里的不安又升了起来。他觉得就凭东江镇在袁可立离开后的战况,袁可立就是把自己调走,他也没法喊冤。
东江镇如今退居皮岛、连自己都养活不起,袁可立若是知道实情,估计能被气坏。
再想到自己处处受到钳制、以至于不平之下向朝廷抱怨,毛文龙真是在袁可立离开后,才想起他的好处。
若是袁可立在登莱,何至于发生这种事?
当年让人弹劾他,真是一招错棋!
有些悔不当初,毛文龙甚至觉得若是袁可立把自己调走,自己只能认了。东江镇变成这个样子,自己难辞其咎。
不过想想袁可立的为人,毛文龙又觉得不至这样。当年袁可立宁愿从登莱巡抚离任也要让自己留下来,根本不可能随意把自己调走。这位老上司的人品,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