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授意,在发泄文臣欺负他少不经事的不满。
《三朝要典》前面的御制序言,也可能真的是天启皇帝的意思。认为杨涟等人“借移宫以贪定策之勋”,还有人“借梃击以邀首功”、“借红丸以快私怨”。
所以在朱由检看来,《三朝要典》并不是什么大错,至今他都没有在给阉党定罪时,加上编撰《三朝要典》的罪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此言真实不虚。』
『钱是人的底气,皇帝没钱也要受制。』
『所以内库的钱财,是轻易不能支出的。』
深知这个道理,朱由检登极之后,就对从内库拨付钱粮极为谨慎。
在扳倒魏忠贤全面掌控皇宫后,他也知道如今的内库根本没有多少钱:
内库里面的钱,是天启皇帝从天启四年开始重新积攒的,但是因为要修建三大殿,并没有留下多少——
否则信王府就不会修成那个样子,三王就藩的赏赐,也不会被人说薄了。
无论是王府修建还是亲王就藩,都需要皇帝花费钱财装点门面。天启皇帝在这两点上的支出都要节省,可想内库能留下多少钱。
朱由检统计后宫、太监支出后,估算出自己能动用的钱粮,大约在百万之数。
他已经把这笔钱用于锦衣卫等内廷衙门,这笔钱关系到他的安全,也关系到他的权力,是万万不能挪用到其它地方的。
所以到了现在,朱由检在拿出五十万两银子犒赏边军后,已经无法拿出更多钱。
同时他对文臣一样不满,因为算算时间,边军欠饷大概就是从天启皇帝减少内库拨款开始的。
也就是说,外廷离开了内库的钱财,就只能拖欠边饷:
『遇到事情就要内库拨钱,朕要你们何用?』
『现在内库没钱了,看你们怎么解决?』
心中实在生气,朱由检向群臣道:
“延绥镇欠饷二十七个月,一定要立刻补发。”
“这笔钱无论如何,都要想法挤出来。”
郭允厚如果能拿出这笔钱,也不会被皇帝逼得离任了,此时苦着脸道:
“陛下,户部实在没钱,无法解决欠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