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124章 锦衣卫西北镇抚使(2/4)
治国上也没显出什么能力,天赋全点在政治斗争上。

    考虑到内阁大学士是从翰林院词臣而来,初衷就是帮助皇帝拟旨意,几乎没有地方主政经验,朱由检对这种现象并不奇怪。张居正那样能力超群的才是异数,多数大学士治国能力并不强。

    在这个内忧外患的时代,这样的内阁显然承担不起重任。再加上内阁的权力太大,几乎威胁到皇权。朱由检决定把内阁职权弱化,抬高九卿地位。把九卿当成分管一摊的副总理,用常参会议加强他们的决策权。内阁不说完全被撇在一边,存在感却也不强。

    这种情况下,如果内阁大学士太强势,反而会和朱由检产生冲突。黄立极这四个人有依附阉党的原罪,反而更适合留下来。

    一旦他们违逆朱由检的意思,直接放开保护任人弹劾就是了。到时候只要他们还要脸,就只能自己辞职——

    使功不如使过,可谓至理名言!

    这种想法,朱由检没有明说,朝野中却有人看出来。

    黄立极等大学士之所以一直被人弹劾,就是因为有人希望改变这个状况——

    文官绝不愿他们辛辛苦苦确立的内阁制度,被皇帝当成摆设。

    所以朱由检在正式重设上柱国后,第一时间就给黄立极加上,显示对当前内阁的支持。

    黄立极即使想求去,也不能在这时候说。

    甚至还认识到皇帝的意思,觉得必须要想办法帮皇帝把磨勘法定下来。

    否贼他这一把老骨头,想安稳退下去都不容易。

    作为内阁首辅,黄立极已经位极人臣,并没有再进一步的野心。魏忠贤倒台之后,他就觉得自己这个阉党首辅绝对是干不长,也没有多少争权的想法,只想安稳退下去。对皇帝用常参会议把内阁摆设的行为,并无多少不满。

    只是皇帝把他当摆设也就罢了,其它加恩却又实在太多,先是辅政大臣加衔,又是上柱国勋级。他若不拿出表现,定会被人嘲笑——

    你看,堂堂上柱国、第一位辅政大臣,连一件能够青史留名的功绩都没有,也不觉得害臊。

    想想那个场景,黄立极都觉得可怕。只能拼上老命,好歹做一件事。

    用勋级体现了对黄立极的支持,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