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144章 朝堂微妙(2/4)
这是皇帝特简,以后皇帝直接特简官员怎么办?

    还不如承认是廷推,显示皇帝还在尊重这种形式。

    至于等额廷推这种方式,想办法改变就是。

    文官能把特简、阁推、廷推这三种官员选任方式变成以廷推为主,皇帝想用廷推的名义直接任命官员,绝不那么容易——

    皇帝区区一人,如何能对抗那么多官员?

    如今只不过是朝堂上缺员太多、朝堂上的大臣又大多在等待审查,抗争才没有那么激烈。

    等今日推选出来的文官就任,朝堂上的大臣也都通过审查后,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以后在廷推这件事上,皇帝和群臣还有的争!

    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如今朝野更关心的,还是戒严令和磨勘法。

    在袁可立的推动下,戒严令条款已经加快制定,即将形成正式诏令下发下去。

    磨勘法也在吏部尚书房壮丽表态后,被皇帝下令以廷议的方式,决定这件事是否通过。

    因为后天十五日要举行朔望朝,大后天十六日还有常朝。廷议的日期,被皇帝定在明天。

    磨勘法是否通过,就看这次廷议了。

    群臣对这件事情,仍旧态度不一。有人感叹道:

    “科道官量其才力资俸,内外一体升转,不必拘一年两次及多寡之数。”

    “两京部寺官员,不拘一年三年,事完即可推升,差事未满升职管差。”

    “如果磨勘法实行,就没有这样的好事了!”

    科道官员以前能够一年数迁,京官只要把一件差事做完就能推升,做不完也能在本部门升职之后,继续负责原有差事。

    磨勘法实行之后,事情做不完自然不可能升职。

    甚至就是把事情做完,也最多获得年功,不可能直接升迁。

    这是很多京官反对磨勘法的原因,相比以前升得实在太慢。

    中下层的官员是这个想法,朝堂上的大臣又是另一个想法。

    想想魏忠贤当政时许多官员几年就升到一二品的事情,大臣们都有一些害怕——

    他们担心皇帝用这个前例,把一些人提拔起来担任朝堂大员。

    那样几年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