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瞪大眼睛,朱由检实在不敢相信这个数据。
他总算知道孙承宗为何拿屯田五千余顷的功绩来回说了,因为万历年间整个辽东才两万九千余顷耕地,孙承宗能在关外那一小片地方屯田五千余顷,真的是大功绩。
这个田亩数字,朱由检真的不敢相信。就算是嘉靖年间的三万八千顷、三百八十万亩,朱由检也不相信——
就算现在的生产力落后,东北三省只开发了辽宁的一部分,至少也得有千万亩吧?
二百九十万亩、三百八十万亩,只有这个数字三分之一。
官员隐匿土地的胆子太大了,不能按这个田亩数字给士兵军功授田。
实在不敢相信这个数字,朱由检仔细询问,才知道辽东的田亩数字这么小,是因为使用大亩。
正常的亩是二百四十步为一亩,辽东用七百二十步为一亩,是正常的亩三倍。所以辽东的三万顷左右耕地,其实是九万顷左右——
九百万亩的耕地,相比朱由检估计的千万亩,差距已经不大。
这个说法,勉强让朱由检接受。不过他却不敢按亩分配,这种复杂的亩制实在太麻烦了,同样的一亩地,可能是另一块地的三倍大小。连孙承宗都说不清他开垦的五千余顷军屯用的是大亩还是小亩,朱由检更不敢用这种亩制了。
想到自己打算在海外封地的事情,朱由检询问道:
“辽东面积多大?”
“有没有千里见方?”
不知皇帝要做什么,袁可立道:
“以前的辽东都司,千里见方是有的。”
“若是再往北拓展,还能有数千里。”
有这个面积就好,朱由检设想的封地是按平方里计算,辽土土地分配,他也打算按面积,遂向群臣说道:
“《孟子》曰:方里而井。”
“《春秋谷梁传》曰:古者三百步为里,名曰井田。”
“朕打算在关外把里改为三百步,每一里的平方,也就是一方里,为一井田。”
“千里见方,就是百万平方里、百万井田。”
“这百万井田,就作为百万份军功,授予所有参与收复辽东的功臣。”
“最低一井田,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