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现在清丈田亩的结果,很可能就像隋炀帝,能清丈出一个很高的数字,却也可能引起被欺压的百姓造反——
他对大明官吏的操守,没有丝毫信心。
可以说,只要朱由检敢大亩改小亩,地方官员就敢胡作非为,引起天下大乱。
所以那些人打着井田制的旗号,改变亩制的提议,在朱由检看来当然不可行。提出这种建议的人,就是唯恐天下不乱。
井田制他只打算在关外实行,在关外直接按里计算,不再用亩收税。
里这个单位虽然很常用,在关内却和税收没有多大关系,改变了影响也不大。
因为关内的亩是按步,有五尺一步、有六尺一步。有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有四百八十步为一亩,还有更大的,七百二十步为一亩。辽东的田亩数字那么小,就是因为用大亩。
大小亩这个事情,是朱由检在发现辽东土地问题后仔细查问的,这让他更加认识到治理国家的复杂性,以及统一度量衡的必要性。
需要先把度量衡统一,才能清丈田亩。
在朱由检看来,辽东的开发潜力很大,如果认真开垦清丈的话,能有几千万甚至几亿亩耕地——
后世整个东北的耕地,大概是五亿多亩。
如果大明能收复辽东,把土地开垦出一半、甚至五分之一,就有可能解决粮食问题,渡过天灾危机。
可以说,东北这片尚未开发的大平原,被朱由检视作救命稻草、渡过明末乱世的关键。
这也是他不惜把整个东北用井田制分封出去,激励天下人恢复辽土的原因——
相比大明社稷、亿万生民来说,区区东北算什么?朱由检未来分封的地方还会更多,想尽一切办法减轻人口压力。
否则以大明现在的人口,只要遇到天灾,随时就能有百万流民汇聚,让朝廷镇压不下去。
这种人口和粮食的根本矛盾,可以说是无解。灾民吃不饱饭,他们就会造反。
朱由检只能让他们吃饱饭,才能解决危机。
大明现在的户是九百八十三万五千四百二十六户,人口五千一百六十五万五千四百五十九口半。
但是这个户口数字和田亩数字一样,根本就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