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192章 文思院和匠户(2/4)
   但是从成化年间开始,宪宗皇帝任命工匠姚旺为文思院副使。自后相继不绝,一传旨姓名至百十人,称为传奉官。

    传奉官由宦官传奉圣旨直接任命,而且后来还由杂职转为文官职位,自然被文官深恶痛绝。对文思院这个机构,也是很不待见——

    一说节省开支革除冒滥,必然提到的两个衙门,就是锦衣卫和文思院。

    像是专督仓场侍郎苏茂相,便在二十七日奏疏,建议革除锦衣卫和文思院冒滥官员。

    不过对他提到的文思院匠官“三千二百八十八人,多支米三万余石”,朱由检却颇是疑惑,不知如何计算:

    文思院副使从九品,俸禄是六十石,只算本色的话,就是四十二石。

    三千多名匠官,为何只是多支米三万余石?

    难道文思院大使和副使,每年本色俸禄只有十几石?

    对此很是疑惑,朱由检召来内官监的人,询问这件事情。

    被任命为内官监提督太监的刘若愚道:

    “本朝匠户有两种,一种是住坐,一种是轮班。”

    “住坐的工匠,每月上工十日。”

    “轮班的工匠,最初以二年、三年为班,更番赴京、输作三月。景泰五年,俱改为四年一班。”

    “文思院匠官有住坐,有轮班,三千多人实际同时在值班的,只有七八百人。”

    “所以每年多支米三万余石。”

    微微点头,朱由检表示明白了,又询问道:

    “有品级的工匠发俸禄,没有品级的呢?”

    刘若愚回道:

    “洪武十一年令,工匠月粮直米,上工者日给柴米盐菜,歇工停给。”

    “成化十二年令,营造军民人匠,每名月给食盐一斤。”

    “工匠有军匠、有民匠,在内廷监局服役的,月支粮多在斗。”

    朱由检思索了一下,觉得匠户服役的时间并不多。坑的地方在于,这是强制服役。无论是对在京城住坐的工匠、还是对外地进京轮班的工匠来说,这个制度都很坑。

    住坐工匠每月上工十日,意味着他们只有二十天的自由接工时间,超过二十天的大活,他们就没有时间接。

    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