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过来。”
“这样的人陕西不知道有多少,如何招得过来?”
“更何况陛下还让我们负责这些人去京城参加武道大会的路费。”
“就是把陕西锦衣卫的钱粮都用上,都负担不起这些。”
对皇帝的命令,袁枢觉得是异想天开。如果是同时满足三个条件还好说,那样的人应该很少。只满足一个条件的话,那就太好找了——
二百斤的石头,只要身体健康,再练上一段时间,大部份人都能提起来。
皇帝的这个要求,实在是太低了。
不过,孙传庭听到这些后,却是若有所思,向袁枢道:
“这不是挑选勇武之士,是在筛选士兵啊!”
“前宋太祖曾说: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
“故而前宋虽然屡有民乱兵乱,却很少出大乱子。”
“陛下这是要效仿前宋,把饥民之中能征善战的,都以武道大会的名义招募起来。”
掇石二百斤的要求虽然不高,却也要看对谁。
以孙传庭在陕西的见闻,认为能达到这个要求的,都是能吃饱喝足、身体健康的壮丁。
那些饥肠辘辘的灾民,是达不到这个要求的。
把这些壮丁抽调出来后,剩下的灾民还有什么作为呢?
即使想要造反,也没有人做主力。
所以,一直在想着如何平定陕西盗匪的孙传庭,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计策的高明之处。
袁枢在他点拨下,同样也是恍然,大喜道:
“原来是这个用意,难怪这个命令有些奇怪。”
“只是为何朝廷不直说招兵,反而要开武道大会呢?”
孙传庭对此大笑,说道:
“兄台没从过军,不知军户地位。”
“当今天下,连我这样的世袭百户都要考取进士当官,更别说普通的士兵了!”
“如果朝廷说要招兵,有本事的根本不会应征。”
“远不如用武道大会的名义,多招募些人才。”
指着朝廷发过来的文书,孙传庭道:
“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