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华任职,真的是做对了。
这样一个勇于任事的人,确实是皇帝的好助力。
他心中也赞同李邦华所说,把事情做好才是正经。
如果不是在皇帝指挥下,卫尉署连续在京城做了几件事,他还会产生这么大的压力吗?
政务署和廷尉署如果能建好,并且受到认可。县衙那边即使有波澜,也能平复下去。
所以,袁可立拱手说道:
“那就有劳李兄了!”
“马上就是第二次太学模拟考试,按照陛下所说,前百名可授予九品官职。”
“我会从里面挑些人才,充实城区三署。”
这是他早就有的想法,也是一直拖着三署事情的原因——
想要从举人中挑选官员,纳入文官体系。
没想到皇帝那么心急,在年前突然袭击。让锦衣卫连续做了几件好事,把卫尉署成功建立起来,甚至侵夺政务署和廷尉署的权力。
现在,他只能加快举行模拟考试,从中挑选人才。
决心定下之后,袁可立很快和郭允厚议定,在正月二十日和二十二日,举行明法科和明算科模拟考试。
此时,来到京城的举子,又增加了许多。
大明的会试,二月初九就开始第一场考试,许多想参加会试的考试,都在正月底进京。
今年因为新皇登极,要多录用些人才,还增加了明法科和明算科考试。那些心急的举人,提前些时日进京,此时京城之中,云集了许多举人。
这些人在听到模拟考试的消息后,大多报名参加。想要熟悉考试,甚至捞一个做官机会。
再加上太学生的参加,这次模拟考试的人数,丝毫不亚于正式考试。取得前百名的难度,也丝毫不亚于考取进士。
这个局面,让一些人望而生惧。也有一些人欢欣鼓舞,认为有了和进士较量的机会。
已经被特赐元士出身、并且在十二月的明法科模拟考试取得前百,可以直接任官的钱嘉徵,就是其中一员:
“在这样的考试中取得前百,将来做官任职,还会有人非议吗?”
“我等虽然不是进士,才学却不亚于他们!”
满心和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