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检暗暗点头,觉得苏茂相识趣,看出自己是想借这个案子发挥,所以没有把案卷拿出来——
否则案子定了,朝堂上还有什么好争的,自己还用什么拿捏钱谦益?
所以他没有责怪苏茂相连个案卷都找不到,说道:
“移交案卷是大事,这件事一定要办好。”
“大理寺要建立专门的档案室,分门别类编号,存储好这些案卷。”
“以后所有案卷要分密级,供不同级别的人查阅。”
“除了永不解密的,其它案卷根据密级划分,在十到三十年内解密,允许公众查看。如果将来印刷技术成熟,可公开印刷出版。”
“所以大理寺的断案要慎重,要经得起时间检验。”
“刑部和都察院要做好监督,不要让大理寺和地方衙门胡乱断案。”
告戒了三法司一通,朱由检继续说钱谦益的事情,询问群臣道:
“你们说钱千秋的案子,算是结案了吗?”
温体仁把案子重新提出来,当然不承认已经结案,一口咬定道:
“钱千秋不曾到官,当然不算结案。”
钱谦益否认这种说法,认为已经结案:
“钱千秋其实到官,臣岂敢欺皇上。”
两人各执一词,又没有案卷作证,朱由检无法分辨谁对谁错,询问阁臣道:
“你们说钱千秋案结案了吗?”
阁臣中现在没有一个东林党,当然不会偏向钱谦益,反而对这个回到朝中便兴风作浪的东林党人有些不满,没有人为他说话。所以他们敷衍道:
“案卷找出来后,这件事就明白了。”
意思是把这件事推后,留待以后再说。
朱由检也是这个意思,想要用这个案件牵住钱谦益,避免刚回到朝堂的官员以他为首,反对自己在年前定下的政策。所以他询问其他臣子道:
“卿等还有意见吗?”
群臣大多没有意见,唯有太常寺卿李标,作为钱谦益的上级,不得不为他辩解两句,说道:
“科场舞弊之事,实与钱谦益无干。”
朱由检对李标这个太常寺卿还算尊重,认真解释道:
“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