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也可以提出意见,有一定的自主权。”
这一点很多人没有听明白,对集团、公司这些名词不怎么理解。不过对股份他们还是知道的,合伙股份的事情,在大明已经很普遍。
所以,在王承恩解释之后。他们很快明白,控股的意思就是京报集团做掌控的大东家、占有一半以上股份。以后他们只能做小东家,同时出力做掌柜。
对此有些人比较心动,人称谢六爷的谢长镇道:
“京报集团控股后,是不是报房的事情,还由我们掌管?”
“京报集团按股分红,事情商量着来?”
王承恩哂笑一声,否定道:
“控股的意思就是受集团控制,要听集团的话。”
“以后怎么经营,会根据形势变化。”
这么严苛的条件,让很多人皱眉。很多报房的掌握者,不愿放弃控制权。
王承恩对此并不意外,甚至他的目的就是如此——
不想花太多钱获得这些报房的控制权。
毕竟在他看来,还是直接收购最爽快,控股后放在京报集团下面,还需要经常见他们。还不如简单参股,把他们放在京报集团外面。
但是,皇帝的要求,他也不能不执行,所以他继续道:
“被京报集团控股的,可以被授权使用‘京报’品牌,建立《京报》子刊。”
“朝廷邸报和京报的各种新闻,也都能授权转载。”
“愿意被京报集团控股的,可以走上前来。”
这个条件,很是让一些人心动。
因为按王承恩的说法,他们只要被京报集团控股,就能按以前的办法经营——
使用《京报》这个名称,抄录邸报内容。
这对他们来说,可谓是轻车熟路。所以一些只是靠报房求生活、想获得稳定收益的人,开始同意控股。
他们对控制权不怎么在意,只想维持现在的生活。以后依附内府监,说不定还更稳定些——
毕竟当今皇帝是明君,连佥商采买都免了,对报房的收购和控股也实打实地掏银子。只要他当皇帝,就不会随意夺他们的产业。甚至跟着皇帝,还能谋个富贵。
所以,部分报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