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287章 穿甲弹和米尼弹(2/3)
穿甲能力和杀伤力。后续还有第二期,更注重穿甲能力、用于对付盾牌和远处的盔甲,那时就需要加上尾翼,让弹体飞行更稳定、有效射程更远,成为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研制难点,不在于钢制弹体,而是包裹弹体的木托。要能和弹体固定,还要在枪管中承受火药的冲击,同时在子弹出膛后脱离弹体,完成脱壳——

    这个步骤,也是脱壳穿甲弹名称的由来,否则它就会被简简单单地称为穿甲弹。

    而且,因为这时的枪械还是前装枪,需要从枪口装弹,用通条把弹药捅进去。弹托和弹体需要结合得更紧密,通条也可能需要特制,以免在装弹时被捅开。

    这些难题,都被朱由检交给了吕祥,希望他发挥在木工上的长处,找到合适的弹托。

    在朱由检反复解释后,吕祥逐渐看懂了那张图,知道研制弹托,是自己最大的任务。

    但他认为尾翼不用减省,可以现在就开始造。用失蜡法铸造弹体,对他来说不要太简单。

    对于经常见到弓箭的大明人来说,尾翼也十分容易理解。毕竟箭矢后面,就都带着尾翼。

    朱由检却没他这么乐观,说道:

    “尾翼容易加上,但是尾翼用什么形状,就需要不断试验了。”

    “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确定用什么样的尾翼。”

    “先把合适的弹托和弹体材料找出来,尾翼以后再说。”

    在空气动力学、弹道学连影子都没有的情况下,弹药如何确定,完全是靠试验。

    所以虽然吕祥觉得尾翼制造很简单,朱由检还是把它放在后面,待到弹托和弹体材料确定后,再通过大量试验加上尾翼。

    而且在朱由检看来,加上尾翼提高射程也不是最迫切的事情。脱壳穿甲弹到底是尖头弹,相比大明当前用的铅弹,它的有效射程很有可能更远。

    所以下一个研究任务,就是改良当前用的铅弹。把当前的圆头弹药,向尖头弹药改进。参考仿制的对象,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米尼弹。

    米尼弹这种弹药,原理同样很简单,就是在铅弹底部留一个圆锥形的空洞,放上一个木塞。这样弹药发射时,火药燃气会推着木塞挤进空洞,迫使弹底膨胀,和枪管完全闭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