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终于见到了成效。
也因为此,刘宗周得到了很多人支持。就连朝堂上的官员,也几乎没有提出异议——
他们也认为大明的礼乐制度该改变,谁都不敢厚着脸皮说,当今天下的礼乐很完美,不需要任何改动。
所以,皇帝在经筵上提出的重制礼乐的事情,几乎没有在朝堂上引发争议。很多人都默认了这件事,甚至还积极提建议。
钱谦益写出的《恒产论》,也同样被人重视,得到广泛讨论。
对于这篇文章,有的人大加称赞,认为钱谦益的理论符合《孟子》宗旨。
有的人咬牙切齿,对钱谦益提出的限制超级有产者,忿恨痛斥不已——
因为他们的家族就有很多产业,是钱谦益所说的超级有产者,按照恒产理论,应该额外征税。
这让他们如何能够接受,甚至对钱谦益都骂起来。
“邪说!”
“这是歪理邪说!”
“祖先辛勤劳作、积累了几辈子留下的财富,怎么就妨碍到他人拥有恒产了?”
“虞山先生的《恒产论》是邪说,我要找他理论!”
一位举人咬牙切齿,向其他士子大声道。
想要获得众人响应,一起去找钱谦益理论。
但是响应他的人并不多,因为大部分举子,是钱谦益所说的恒产者。
他们对《恒产论》就算不大力支持,也不会闲着没事反对。
尤其是那些贫寒的士子,对钱谦益的《恒产论》可谓很支持,他们认为就是有些人占有的产业太多,才让其他人没恒产。
家境贫寒、靠同乡资助才能来参加会试的刘理顺,便是《恒产论》的支持者,认为应该按钱谦益所说,限制超级有产者。不然一些士子,为何会无法置产?
所以他站起身来,反驳道:
“只靠辛勤劳作,怎么可能成为超级有产者?”
“按虞山先生所说,超级有产者拥有的财富,是普通人劳作一千年都不可能拥有的。”
“难道你的家族,已经传承了一千年?”
这话顿时将对方问住了,没有言语能答出来。
因为唐末五代的乱世,摧毁了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