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没有急着追问。
他知道,周顺昌被追赠太常寺卿,黄尊素定然也不会低。不需要他这时候问出来,改日就会得知。
谈到这件事情,朱由检似是感叹、似是玩笑地向刘宗周道:
“这几个月吏部可是忙坏了,不但忙着选官,还要起复臣子、赠恤死事诸臣。”
“房尚书向朕请求数次,一直想要告退。”
“朕好不容易把他留下来,他又推荐杨景辰署理吏部尚书,在他生病时处理部事。”
“如此一来,吏部就少了一位侍郎,而且现在的吏部右侍郎董其昌,又是不怎么管事的。”
“所以朕打算添注一位吏部右侍郎,先生有没有人选,向朕推荐一二?”
房壮丽告退的事情,在举人静坐的风波过去、二月选官结束后,终于正式提出。
他按照朱由检的提示,仍旧占着吏部尚书位置,然后以年老多病为由,推荐吏部左侍郎杨景辰署理吏部尚书。
如此一来,吏部的高级官员,就只剩下左侍郎杨景辰和右侍郎董其昌。
但是董其昌的右侍郎职位是怎么来的,很多人都知道原因——
他就是被皇帝唤到京城帮助袁可立的,根本不怎么在吏部管事,实际在忙着教皇帝写字、主持明书科考试等事。
房壮丽退下去后,吏部实际管事的,实际只剩下杨景辰一人。
为了不让人非议自己独霸吏部,也为了表明自己没有掌握官员黜陟、结党营私的想法,杨景辰署理吏部尚书职务后,头一条建议就是请求添注一位吏部右侍郎,处理吏部事务。
这个官职应该称得上很重要,朱由检早就决定,要牢牢把握住吏部。免得出现赵南星那样的东林党,利用吏部职权排斥异己。
但是这个吏部右侍郎的人选,朱由检实在没有人。去年两京官员和地方督抚推举,已经把他看重的官员几乎用完了。
其他正在培养的,一时也不适合提拔到这个位置。
所以在和刘宗周闲聊时,朱由检向他询问。看看刘宗周有没有什么好友,可以担任此职。
刘宗周受任重制礼乐以来,渐渐认识到自己和皇帝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如果重制礼乐失败,两人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