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戏,难度实在太高了。』
『得降低点难度,要求更简单点。』
这么想着,朱由检很快想到了,冯梦龙、凌濛初擅长什么,能写出什么样的戏:
『话本!』
『这两人都擅长话本创作。』
『如果把话本搬到舞台上演成剧,不就类似话剧?』
『可以把话剧和戏剧结合,让大明的人更容易接受。』
推广话剧这件事,朱由检一直都在绸缪中。他之前让吕祥设计的辟雍大讲堂,就有让学生编排话剧的用途——
毕竟在他的印象中,话剧大多是科班出身的学生表演的,观看话剧的也大多是有文化的人。
所以他打算把推广话剧这件事,放在太学等学堂。
但是如今才发现,话本和戏剧结合,似乎更容易被接受,更容易大众化。而非放在学堂里,变成所谓的文明戏。
越想越觉得这样更容易推广,朱由检道:
“让冯梦龙和凌濛初写各个角色的对话和旁白,推动戏剧情节。”
“你在各个情节的关键处,写段唱词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这种话剧戏,你能创作出来吗?”
李玉听着皇帝的想法,思索了一会儿道:
“似乎有些像杂剧,和戏剧也差不多。”
“只是更注重对白,只在关键时唱戏。”
朱由检闻言大笑,抚掌道:
“正是如此!”
“甚至可以不要唱词,用对白表演故事。”
“话剧戏可以用姿态、动作、对话、独白、唱词等等塑造形象,演员的妆也不要化得那么浓。要让剧院里的观众,能欣赏到表情、感受到演员的情绪。”
“这样塑造的人物形象会更鲜明,而不像传统戏剧的生旦净末丑装扮,有些千篇一律。”
“在服装、道具、布景等方面,话剧戏可以更写实点,更加生活化接地气。”
说着这些要求,朱由检越来越想到,似乎有一部戏,很符合自己说的话剧戏。
他皱眉苦思,终于想起了这部戏的名字:
『《朝阳沟》!』
『它不就是我说的话剧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