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对长江沿岸的水旱灾害预警和防御。”
“例如上游多地暴雨,江水顺流而下,可能带来灾害。长江巡阅府的官吏在得知后,要及时派人通知下游。”
“同时,要整修好各地的堤坝,并且划定泄洪区。在洪水要漫过堤坝时,让泄洪区的人撤离,及时开闸泄洪。”
说到这个地方,朱由检想起了一件事,警告道:
“长江沿岸的湖泊和沼泽,多有泄洪职能。”
“但是现在江南各地围湖造田,已经有许多湖泊消失了。”
“就是洞庭湖、鄱阳湖这样的大湖,也在不断缩小。”
“以后一定要注意,严查围湖造田。”
“没有长江巡阅府的批准,不得擅自占用湖泊。”
“在泄洪区域开垦居住的,后果自己承担。”
对于围湖造田的危害,这时的人大多不清楚。
听到皇帝这么说,一些人觉得危言耸听。鸿胪寺少卿刘鸿训,不以为然地道:
“陛下,民间小民多艰,在湖滨造田是为了生计。”
“他们冒着风险种地,朝廷应该鼓励,还要免其升科。”
认为应该以免税的政策,鼓励围湖造田。
听到刘鸿训公然违背自己的政策,还有些针锋相对的意思,朱由检眉头大皱。
工部尚书薛凤翔见此,急忙大声斥责道:
“陛下说围湖造田不好,难道你觉得这样对?”
“湖泊都被围了,洪水往哪里泄?”
专督河道侍郎李从心,也认为围湖造田要慎重。并且从自己的治河经验,说明围湖造田的危害:
“臣在治河之时,经常发现淤塞之处。只有疏通淤塞,才能让水流顺利通过。”
“若是没有堤坝,围湖造田之后,多有田土被冲入水中。水中泥沙多了,下游水流平缓时,就容易发生淤塞。”
“围湖造田之事,确实应该慎重。只有确定完全改道的滩涂,方可开垦良田。”
有了这位专业官员的支持,很多人对围湖造田的看法,开始发生变化。认为皇帝要限制围湖造田的做法,确实有些道理。
朱由检则是很欣喜于李从心的说法,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