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私臣了,朱由检只能感叹,想收伏人才不是那么容易:
“可惜,可惜!”
“年前太学生参加会试的提议没通过,不然张卿就能参加此次恩科了。”
“以张卿的才学,实在不应该在科举上费时间!”
接连感叹了几句,张溥更听出了皇帝对自己的看重,想要让自己尽快任官。
这让他心中感动,也有一些自得。以为自己靠才学获得皇帝看重,让皇帝迫不及待地想用自己。
同时,他想到年前太学生参加会试的提议,心中一阵恼恨:
京城的太学生战斗力太差了,如果是在江南,他一定能带领生员,逼迫官员把这个提议通过。
有着皇帝的支持还不能取得胜利,京城太学生闹事的能力,在张溥看来实在是太差了。
再想到前段时间发生的举人静坐,逼迫百官同意增设县官的事,张溥内心之中,更感叹错失机会:
『如果去年我就来京城当贡生就好了。』
『太学生参加会试的事,我一定能让它通过。』
『弹劾魏忠贤的功劳,也会有我一份。』
作为一个太学生,他这些日子听说最多的,就是钱嘉徵的事迹。
弹劾魏忠贤、太学生参加会试,此人都曾参与。
可惜前一件事成功了,后一件事却没有成。
张溥不敢说自己在弹劾魏忠贤的事情上比钱嘉徵更勇敢,但是在带领太学生闹事上,钱嘉徵拍马都赶不上自己——
他在江南的名声,就是带领生员闹事响起来的。
脑海中想着这些,张溥又听到皇帝道:
“你的文章写得好,这篇有关光禄寺的文章,称得上深入浅出、引人入胜。你是天生适合报纸的,是舆论上的天才。”
“朕本想让你进舆情司,或者去大明通讯社做编辑。”
“如今看来,还是有些急切了。”
“卿这几年好好备考,朕等你下一科入仕。”
听着皇帝的话语,似乎有把自己打发出去之意。张溥顿时急了,说道:
“学生纵使不在朝廷任官,也能为陛下效力。”
“陛下若想用舆论做什么,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