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成祖靖难之事。
朱由检对此微微皱眉,但他决心早定,对此的态度仍然是不争论,向群臣道:
“不封建无以酬功。”
“朕要以封爵封土,让功臣建立藩国,世代与国同戚。”
“具体如何封建,避免封建制的坏处,众卿可仔细讨论。”
“朕先说明三点:一是所封之地,至少要在京城三千里外。”
“二是诸侯国的官员,首先效忠皇帝,由朝廷正式任命,诸侯推荐的本地官员,不能超过一半。”
“三是对要地实行郡县制,由朝廷派遣官员,直接进行管理。并且设立督抚,管辖多个郡国。”
“周朝的要服、荒服等五服,或者镇服、藩服等九服,都可以拿来参考。还有汉朝的郡国并行制,更是可以借鉴。”
“总之,大明礼和周礼不同,要用新的礼乐,制定更完善的封建制。”
这个说法,得到群臣的认同。很多人也认识到,皇帝对封建的坏处并非没有认识,只是想用封建酬功而已。
这种事情,群臣谁不愿意。毕竟皇帝是要给臣子分封,让他们成为诸侯。
再想到皇帝传出来的世职改世爵的风声,群臣更是激动,认为自己若努力立功,有可能获得封地。
毕竟方从哲、孙如游、刘一燝、杨涟、左光斗等人都被皇帝以辅佐先帝登极有功的名义,荫一子东宁卫百户。
他们这些在辅佐当今皇帝登极上同样有功劳的,同样有可能得到这个荫叙。
想到这里,群臣更是羡慕地看向黄立极。认为这个人当真走了狗屎运,如果皇帝以登极功给群臣封爵,必然有黄立极一份——
谁让他和方从哲、刘一燝一样,在帝位传承的时候,正好担任首辅。
黄立极同样也想到这里,高兴得胡子几乎要翘起来。先前帮皇帝背锅的一点不愿,顷刻消失无踪。
和后代获得世代富贵相比,帮皇帝背点锅又算什么呢?
他此时真的感受到,追随一位明君的快乐。尤其是这位明君,对臣子还很大方。
可以说,在皇帝的大方赏赐下,海外封建这件事,被大多数臣子认可。和塞外井田一样,成为他们都支持的好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