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神后见了景泰皇帝,应该如何面对?”
李贤被景泰皇帝提拔,却又在《天顺日录》中对英宗皇帝大加称赞,对景泰皇帝多有诋毁。
这种行为,很让正直的臣子看不起,他们纷纷反对,以李贤为紫阁功臣。
尤其是刘宗周道:
“紫阁功臣不仅要有功业,德行也要为天下表率。”
“如果以李贤为功臣,天下人人学他,道德岂不败坏?”
“臣以为李贤为贤臣或可,功臣大可不必!”
有这么多人反对,朱由检也懒得亲自下场批判、和群臣就方孝孺的事情争起来,所以他从善如流道:
“紫阁功臣,确实应该为天下表率。”
“治政或有权变,却不能心存恶意、故意道德败坏。”
把李贤这个人选否决,并且打上了道德败坏的标签。
这让群臣对推荐的人选更慎重了一点,免得好处没捞到,反而被人批判。
内阁首辅黄立极,见到这一幕后,终于代表内阁,又推出一个人选:
“商文毅公三元及第,又辅政宪宗治政,中兴大明。”
“人皆说:我朝贤佐,商公第一。”
“商文毅公,当为紫阁功臣!”
内阁大学士不管怎么说,都被人视作宰相。在于谦这个兵部尚书被排在功臣第一后,他们需要推出一个人选,作为大学士的表率。
群臣虽然觉得商辂的功业相比于谦差得远,有点撑不起来紫阁功臣的称号。但是除了他之外,那一段时间没有更合适的人。
再加上商辂三元及第的事情,让所有经历过科场的文官服气。他们对这个人选,至少不会反对。
朱由检看着群臣的态度,虽然觉得商辂的功业差了点,但是列为紫阁功臣,勉强还算可以。而且因为商辂曾三元及第,民间传扬起来,不会觉得商辂撑不起,不会觉得紫阁功臣是笑话。所以他赞同道:
“商文毅公德业兼有,当为内阁大学士表率。”
“当为紫阁功臣第二位!”
确定于谦之后,商辂排在第二。
然后又对商辂,封赠爵位神位:
“追赠商辂为淳安伯,后裔世袭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