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337章 成弘之治(1/3)
    接连几个人选被否决,群臣对接下来提出的人选,更加慎重起来。

    朱由检也很慎重,因为他知道下一个人选不但要功勋卓著,还需要是一个知名度非常高的人——

    王骥等文臣武将的功劳虽然不小,却大多声名不显。如果紫阁功臣中大多数是这样的人,有可能得不到认可。

    所以他下决心,要选一个名人。

    不过群臣提出的人选,却不合他的心意。

    内阁大学士李国普道:

    “弘治年间,时人语曰: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

    “刘文靖公、李文正公、谢文正公,当为紫阁功臣!”

    好家伙,一连出现了两个文正,另一个谥号文靖的,还排在两人前面。

    如果以谥号排功臣,三人绝对会入选。

    但是朱由检实在想不起来,三人有什么大功绩,询问群臣道:

    “他们三人有什么特别大的功绩吗?”

    “朕怎么听说民间有诗曰:文正从来谥范王,如今文正却难当。”

    “范仲淹在前宋尚且没有列入昭勋阁,本朝难道要选两个不如他的人?”

    群臣听闻此言,恨不得以袖掩面。

    因为李东阳和谢迁的文正谥号,他们也认为当不起。

    这两人因为谥号被嘲笑后,文正这个谥号在本朝还没有再用过——

    可以说李东阳和谢迁两人,把文正的名声给坏了,显得不那么崇高。

    如今从皇帝嘴里说出这番话,群臣都知道三人想成为紫阁功臣,算是没希望了。

    内阁大学士郑以伟还想为他们辩解一下,说道:

    “弘治之时,治理之盛,超轶往代,岂非三人之功耶?”

    “如此中兴盛世,焉能没有功臣?”

    朱由检闻言皱眉,对弘治中兴这个说法很不感冒。因为他记得廷推内阁大学士就从明孝宗开始的,弘治年间还废除了开中法,坏了大明的盐政和边事。所以他询问道:

    “说了这么多,弘治年间到底有什么大功绩呢?”

    “是打败了蒙古人,还是扫荡了女真人?”

    “朕怎么听说,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在弘治年间达到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