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的领地――
可以说,朱由检这是用爵位和领地买断世官的功劳,让大明以后不用再背着这个负担。
对于不听从朝廷命令、不愿搬迁的世官和军户,如果当地卫所被撤消,可以转移到其它卫所,也可以根据祖上的功劳,分配迁移走的卫所留下的土地。但是他们以后就转为民户,不再有任何优待。
不过陕西的边防压力比较大、需要士兵守卫,具体能搬迁多少卫所、把哪些卫所迁移,需要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同当地督抚和都司卫所商议。
卫所搬迁后留下的土地如何分配,也需要拿出方案处理。尤其是一些卫所的土地,现在不是被军官就是被当地富户占据。如何让他们把土地吐出来重新分配,很考验当地官员的能力。
为此,朱由检决定赐署理三边总督孙传庭尚方宝剑,全权负责此事。
甚至以陕西是重灾区为由,打算实行戒严。预防动乱发生,同时便于救灾。
不过对于此事,群臣争议很大。因为按照戒严法,皇帝可以直接向戒严区发布中旨,不经过朝堂讨论。
所以群臣普遍都不想增加戒严区,尤其是那些对陕西是否发生大灾心有疑虑的臣子,对此很是反对。
兵部尚书袁可立的说法,就代表了很多臣子的意见:
“若是陕西那边确有大灾消息传来,确定实施移民,臣以为可以把陕西划为戒严区,并且把迁移路线上的府县也划入。”
“陛下稍安勿躁,不要乱了方寸!”
朱由检能不急吗?因为他清楚地知道明末农民起义就是从今年开始的,陕西发生大灾是确定的事情,正在酝酿着足以倾覆大明的危机――
否则他何必装神弄鬼、把历史知识当做托梦说出来,在朝堂上讨论救灾?
但是袁可立说的也有道理,朱由检面对群臣的反对,只能按下性子,等陕西消息传来。以免君臣对立,对救灾更为不利。
今日朝会主要就是商量民乱和救灾的事情,朱由检和群臣商议了很多细则,安排了各种事务的负责人。直到天色将暗,才放出了他们。
群臣在这一整天的会议后,都感觉心力交瘁。不过还有很多人没有时间休息,像是徐光启,就带着皇帝提出的条件,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