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问道:
“众卿谁愿前往东宁,考察热兰遮堡?”
“霍卿有把握守住一千人的小堡,是受这种棱堡启发。”
“主持筑堡的将领,必须熟悉棱堡修建。”
这个说法,群臣并不认同,李邦华道:
“陛下,大明修筑的城堡何其之多,何必学习外人的棱堡呢?”
“臣以为让辽东督师派兵,便能修筑一千人的小堡。”
认为不用学什么棱堡,用传统的堡垒就行了。
朱由检知道棱堡的防御能力,但是在没有实例的情况下,却无法说服群臣。
最终在袁可立等人的建议下,下令道:
“让孙督师从辽东挑选一千人,去大凌河修筑堡垒。”
“记住,要提前告诉将士,这一千人就是敢死队——”
“他们若是遇到建虏,别指望辽东兵马救援。”
“最多由海军通过大凌河航道,给他们输送补给。”
又说道:
“霍维华的一千人,同样允许在大凌河一带筑堡。”
“和辽东修建的堡垒形成掎角之势,协同抵御建虏。”
“他若能够建好,以后就转入辽东军中任职。”
“建不好的话,就仍旧流放海外。”
让这两方人马,一同修建堡垒。
到时候哪个建得更好、哪个防御力更强,遇到战事时自然能够知道。(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