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442章 悬在所有官员头上的利剑(2/7)
搜集物价的经情司,提供了这个消息。

    和皇室产业有关连的皇商,也确定了消息的正确。

    这让朱由检知道后很欣慰,觉得拿韩开刀是正确的,一个次辅被弹劾,确实镇住了很多人。

    现在,他更期待韩的表现,不知道老韩为了当首辅,会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来――

    上次,老韩为了能实任大学士,从傲娇的拿捏养望,变成一切唯上的三语政纲,着实惊到了他。

    现在他更期待老韩能拿出表现,让自己坚定用他的信心。

    ――

    韩这个时候,压力比朱由检想的还要大。

    不是因为他的亲戚收礼金,也不是因为所谓的逃税罪。

    而是因为他的亲戚收的是阉党余孽的礼金,隐匿称颂魏忠贤的奏疏。

    这在很多东林党人看来,是对东林党的背叛。

    他们指责韩的地方,主要在于这里。

    之前魏逆当政时,正直的士大夫耻与为伍,纷纷放弃仕途辞官。有的人甚至被魏逆谋害,家人还在伸冤。

    如今有名望的东林党人,大多曾经和魏逆斗争过。他们在天下间的名望,主要来自这点。

    韩的亲戚隐匿附逆之人称颂的奏疏,把那些趋炎附势、屈从魏逆的小人摘出逆案,让很多激进的东林党人受不了,认为是对他们的背叛――

    这些人的附逆罪名没有了,怎显得他们的坚贞不屈?

    和这些人同朝为官已经是他们极力忍耐了,如果这些屈从魏逆的人身上连罪名都没有,那么他们之前的抗争还有什么意义?

    他们身上隐隐存在的优越感,被韩毫不留情地践踏。

    所以很多东林党人都言辞激烈地指责韩,认为他对不起遇难的东林党人。

    韩受到的压力,主要来自于此。

    他因为这桩礼金案,在东林党内部失去了很多人心。

    这让他长吁短叹,后悔不该放任亲戚收礼。

    之前他本以为是小事,隐匿的奏疏作者也大多没有什么大罪行,最多被定为第八等词颂。

    在天启后期满朝称颂魏忠贤的情况下,这些人的作为实在称不上什么大罪。皇帝对这一等级的附逆人员都是原职留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