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封神演义》需要修改的地方,又问这些道士道:
“《封神》一书,以鸿钧道人为至高,尚在三清之上。”
“此道人从何而来?尔等可能解释?”
张九功不知道皇帝和高时明为何如此重视这部小说,回道:
“鸿钧道人为三清老师之说,为民间凡夫所传。”
“民间一些地方,有鸿钧庙。”
曹思诚则解释道:
“鸿为大,钧为制陶之转轮。”
“鸿钧之意,大概是代指天道。”
高时明闻言立即道:
“曹少卿解释甚好,鸿钧其实就是天道。”
“鸿钧道人是天地的显化,故而能称为三清之师。”
把皇帝嘱咐他的话,向众人道:
“皇天是何?为天之号。”
“后土是何?为地之号。”
“天地本无形,故而朝廷祭祀时,只是书写牌位。”
“但是民间凡夫俗子信仰天地时,又需要天地有形象,故而玉皇大帝、后土娘娘,为天地显化之身。”
“鸿钧道人同样,为天地相合所化成的一气显化。”
“故而其本质和皇天后土一样,为至高神。”
一番话洋洋洒洒,解释了皇天后土的形象问题。
还利用鸿钧这个形象,确认皇天后土高于三清。
群道对此眉头大皱,不认同鸿钧这个形象,能够高于三清。
但是他们刚刚承认皇天后土为至高神,此时高时明说鸿钧道人其实就是皇天后土的化身,所以高于三清。他们对此也不好反驳,只能交头接耳议论。
太常寺的官员,对此则无所谓。他们连三清都认为是道家妄说,对三清多个老师当然没有意见。
尤其是按高时明的说法,鸿钧道人是天地化身,他的位格高于三清,就相当于皇天后土压了三清一头,他们当然是喜闻乐见。
曹思诚更是总结道:
“如此说来,天地人三界至尊,有皇天、后土、天子。”
“又有作为化身,能与之并称的玉皇大帝、后土娘娘、鸿钧道人等化身。”
“至尊之下为天尊,有太清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