嚓噗小说 > 其他类型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461章 两位元士的奋斗(1/6)
    “顾兄,恭喜!”

    “有了元士身份,兄台就不用在科举上费心了。”

    看着远去的中使,张永安向他贺喜道。

    他是实在没有想到,自己和顾炎武撰写的文章,会被皇帝看到。

    自己又被记了一年功不说,指出问题的顾炎武,更是被皇帝追叙守卫清华园、写出《军制论》的功绩,特赐元士出身。

    元士可是有国士之称,十六岁的元士,是当今元士中年龄最小的。

    顾炎武经此一遭,必然名声大噪,被朝野上下审视——

    谁都会感到奇怪,这个年轻人有什么本事,被皇帝如此厚待?

    顾炎武此时也有些懵,因为他从没有想过,自己会被特赐元士出身。

    对于才考上秀才两年的他来说,现在想的是如何在乡试中举。进士、元士的事情,从来都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

    而且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他在守卫清华园时只是出谋画策,根本就没有亲自上阵。

    指出巡捕营新军的问题,也不过像写出《军制论》一样,故发奇言罢了。

    没想到竟然被皇帝看重,被特赐元士出身。

    心里不安的他,第一时间想的就是推辞。但是看着除了张永安外,周围人审视的目光和小声的议论,他心里的狂狷之意冒了出来,大笑道:

    “这有何喜?”

    “元士身份,对你我不是唾手可得吗?”

    “张兄过段时日,定然也能被特赐元士出身。”

    把圣旨卷着收了起来,大有当仁不让之意。

    张永安见此是目瞪口呆,继而又有些苦笑,不认为自己能被特赐元士身份。

    军中被特赐元士出身的,是孙元化、茅元仪那样立下功劳的文士,自己一个担任武职的文荫子弟,凭什么被特赐元士出身呢?

    所以他拉着顾炎武的衣袖让他不要乱说,打算把这个狂傲的年轻人拽回去。

    然而就在这时,徐光启的一句话,让他们不得不留下来:

    “旨意已下,奏疏已经批复。”

    “诸位都议一议,对逃兵如何处置?”

    “顾元士、张中尉,你们也留下来说说,这个章程如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