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开办一个贵重金属交易所。”
“对金银等贵重金属的大宗交易进行规范,并且确定价格。”
“钱庄、银铺和客人的小额兑换,参照交易所的价格来,不得浮动太大,对客人坑蒙拐骗。”
“交易所的银子,白银可定为九二五标准银,含银量百分之九十二点五。”
“或者定为足银,含银量百分之九十九,当做纯银看待。”
“金则定为足金,含金量百分之九十九以上。若能达到千分之九百九十九,则可称为千足金。”
这个标准,让很多商人咋舌。因为提炼出这么高纯度的金银,对很多店铺都困难。大多数店铺,只有提炼九二五标准银的能力。
其实这也是朱由检的用意,那就是通过对黄金提炼工艺的掌握,控制黄金市场。把大明的黄金,尽量集中到内廷来。
毕竟他知道金贵银贱是大趋势,白银的产量会越来越高,黄金则越来越保值。
所以内廷的储备,当然要尽量以黄金为主,而非此时用的更多的白银。
事实上,若非此时的黄金不能满足大明的商业需求,他现在就想定为金本位。
但是金的产量太少了,全世界所有的黄金,都不一定能满足大明商品交易的需求。
只有产量更多的白银,能勉强满足这一点。
所以现在的朱由检,只能暂时维持大明现行的双本位甚至三本位——
黄金、白银、铜钱,都能作为法定货币。
现在的大明,银两是主要货币,铜钱作为补充。黄金也能使用,但是更不常见。
贵重金属交易所开设后,暂时会以铜钱计价,确定金银价值。
未来可能会以黄金白银为基准,确定其它金属的价值。
但是这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不同时期的铜钱,铸造质量不一。
有的比较精美,民众甚至舍不得用。有的则极为粗劣,魏忠贤当政的时候,就曾铸造过仅重七分、含铜量不足三成的小钱。
这种钱流通到百姓手上后,他们会迫不及待地花出去。以免什么时候钱币价值低了,可能会烂在自己手里。
所以说,劣币驱逐良币,是一个无解的难题。民众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