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由检笑着说道:
“废弃的银元可以重制,又不会有多少损耗。”
“至于人工费用,只要发行银元时不亏本即可。”
“赚钱可以通过银圆券。”
说着,他又问道:
“现在所用的银两,成色和重量大概是多少?”
“都按公制计算。”
董应举对此很了解,回应道:
“银块成色不一,银锭的含量大多在95,低的可以到93,高的可以到98。”
“所以银块熔铸成银锭时,会有一两成的火耗。”
“臣和户部官员商议的办法是,把一枚银元的重量定为公制一两,也就是375克。含银量925,也就是陛下所定的标准银。”
“这样一枚银元实际蕴含的白银,是346875克。”
“之前一两大约373克,按含银量93计算,蕴含的白银是34689克。”
“一枚银元,正好能兑换一两白银。”
“低于这个成色要折算,高于这个成色就是朝廷的铸币收益。”
朱由检对此微微摇头,说道:
“无论是低是高,都要进行折算。”
“一元银元,就定为含有375克白银,再加点铜等金属提高坚韧性、耐磨性,总重40克左右。”
“朝廷制造银元不是为了铸币收益,更重要的是统一货币,方便交易使用。”
“这样就不至于铸来铸去,一直产生火耗。”
“把大量的钱财,浪费在中间损耗上。”
听到皇帝提到火耗,董应举心里一惊。
担心皇帝不知道利害,在发行银元后随意取消火耗。
他提醒道:
“火耗不止是熔铸银锭的损耗,还是地方开支来源。”
“除了征银有火耗,粮食也征加耗。”
对此眉头紧皱,朱由检最终叹了口气,说道:
“火耗、加耗这些,以后要改为附加税征收,作为地方收入。”
“但是这个开支要明确,并且让当地议会监督,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该征多少火耗、火耗又用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