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演练,不仅有朱燮元参加,还有文武大臣、以及勋戚近臣。
在京西叛乱发生后,朱由检就打算举行一次大阅,震慑反对力量。
只是当时条件不成熟,最终还是推迟到西南有功将士进京后。
京西棱堡攻防战,是这次京西大阅的一部分。
参加检阅的士兵,有西南有功将士四千人、京营代表二千人、御营代表二千人,以及在京西的巡捕营全部。
大阅的形式也有所改变,朱由检仿照后世的阅兵,首先举行了分列式。
分列式看似简单,其实要求却很高,是队列练习成果的集中展现。
朱由检之前在内教场亲自训练巡捕营时,就是用分列式检验训练成果。
后来巡捕营新军组建时,也把这个训练,放在重要地位。
得益于一些被朱由检训练过的巡捕营士兵加入新军,新军在这个项目上很擅长。
御营将士在学习后,同样也精通这个项目。
所以分列式检验的,主要就是御营和巡捕营。
作为巡捕营新军的训练者,大学士徐光启被任命为这次大阅兵的总指挥,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巡捕营炮兵大队,按照之前的吩咐,用各队轮流的方式,一共鸣炮二十六响,代表着大明已经成立二百六十多年。
隆隆的炮声,给了参与者很大震撼。因为在此之前,从没有这样做过。
这不但代表着火炮地位的提升,而且整齐的炮声,也显示巡捕营炮兵大队训练有素,具有强大的战力。
鸣炮之后就是奏乐,李玉率领皇家乐团合唱团,和戚昌国率领的锦衣卫大汉将军一起,演唱戚继光创作的《凯歌》。
这首歌曲在经过修改后,被定为大明军歌。现在的歌词是:
万人一心兮,群山可撼。
惟忠与义兮,气冲斗牛。
将士齐心兮,胜如亲友。
干犯军令兮,身不自由。
号令明兮,赏罚信。
赴水火兮,敢迟留!
上报天子兮,下救黔首。
杀尽敌寇兮,觅个封侯!
威武雄壮的声音,让参加大阅的将士,胸中充斥着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