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何出此言?”
“非是刘某自夸,我这三百人全部披甲的牛录,放在建虏那里也是一等一的。”
“建虏的牛录就是蒙古的苏木,都是从百户而来,逐渐增加了人口。”
“如今一个建虏牛录,约有二三百丁。三丁抽一披甲,以六十名为常数。”
“刘某这一个牛录三百人,是陛下按最强大的牛录全部披甲计算。”
“巡捕营一个大队七百多人,怎么会比不过一个建虏牛录?”
恭维了巡捕营一下,又道出建虏虚实。
此时顾炎武等新军将领方知,建虏一个牛录的士兵,通常也就六十人。和巡捕营编制对应的,更应该是一个中队。
这让他们一时之间感觉有些可笑,难道自己辛辛苦苦训练,就是为了对付六十个建虏?
皇帝是有多看不起他们,还要让他们在上阵前先和女真牛录演习?
“不对!”
猛然喊了一声,顾炎武有些恍然道:
“建虏一个牛录,就应该算三百人。”
“陛下对巡捕营新军的期许,不是战胜一个不完整的牛录。”
“而是在收复辽东时,能把一个牛录的建虏完全消灭。”
“这一个牛录不但有披甲人,还有余丁和老弱妇孺。”
“甚至有忠于他们的包衣,同样会和大明军队作战。”
“陛下料敌从宽,所以把一个牛录定为三百人。”
自觉找到了解释,顾炎武期待地看向刘兴祚,询问道:
“刘将军以为如何?”
“若是将军麾下的一个牛录去收复辽东,能不能完全消灭一个牛录?”
刘兴祚这下也有些迟疑了,之前他以为皇帝让他训练三百人的牛录,是对建虏的编制不了解,把他们都当成了披甲人。
如今方才知道,皇帝想的是消灭建虏,所以把一个牛录定为三百人。
想着建虏一个牛录的总人口,还有一些人附属的包衣,刘兴祚迟疑地道:
“战斗或可胜利,完全消灭很难。”
“建虏在守土的时候,可谓全民皆兵。”
顾炎武满意地点了点头,觉得印证了自己的想法